八一中文>穿越重生>北宋的无限旅程>第616章 强大的战争机器

骑兵和火枪兵各有优劣。

在这个没有机动车的时代,骑兵就是机动力最强的兵种,冲锋起来后杀伤力也极高,所以历朝历代,骑兵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骑兵确实很强,但是想要训练出一个合格的骑兵却非常难,一般来说除了游牧民族是养不起大量骑兵的。

通常来说,养一名骑兵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年的马术训练,两匹以上的备用马匹,为了培养战马还要喂豆类麦类或者苜蓿等精饲料。

此外还要准备武器马具,需要专人打理战马,战时出征还要携带大量战马的口粮,因为光吃草是养不成战马的。

这样算下来,一匹战马的一年的支出相当于五个以上平民的年支出。因此一般只有游牧民族才养得起骑兵。

相比之下,训练一个火枪兵就简单多了,尤其是现在热武器精度并不高的时候,士兵们只需要训练两三个月,保证能够临阵不逃,可以瞄准敌人所在的大致方向,并且能熟练装弹射击就可以了。

16世纪末期最优秀的西班牙军事理论家当属博纳迪诺·门多萨认为,一个120人的枪骑兵连,如果能够分成数个小队从多方向同时向敌人发动冲锋,那么他们可以击败一支为数500人的装备火枪的骑兵。

常胜军的第一波骑兵冲锋并不乐观,帝国防线的火枪兵将第一波弹雨发射出去后,数百匹战马战马应声而倒,侥幸没有中枪的骑士绝望的被甩了出去,在这种骑兵高速冲击的时候,落马之后就算不死,也会重伤。

三列火枪兵各自发射了一轮后,排列成箭矢阵形的常胜军骑兵部队,前面探路的战马已经损耗殆尽。

率领三千常胜军的将领叫做刘舜仁,也算是前辽国的骁勇悍将,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刘舜仁知道自己的任务是试探敌方的虚实,所以看到前军转瞬之间就被击倒,他连忙勒住了战马的缰绳,撮唇长啸。

听到刘舜仁的哨声,常胜军的骑兵部队立刻分散开来,避开正面的敌人向侧方冲锋,测试帝国军阵地其他区域的攻击强度。

刘舜仁的战术选择非常正确,此举不但可以让己方的损失降低,还可以让敌军来不及调整防御重心,这样后续的骑兵就可以寻找到敌方的破绽,冲杀进去。

这种利用骑兵机动性来破坏敌方阵形的方式,在以往的战斗中效果非凡,但此时此刻,常胜军面对的却不是辽军和宋军,而是全员装备了火枪的帝国军。

火枪兵只要有足够的射击距离和充足的弹药,那就是无解的存在,不管常胜军的骑兵从哪个方向冲过来,只要他们到达不了火枪兵的身边,那就是一个个移动的活靶子。

“第一列,射击!第一列后撤,第四列上前,射击!”

“第二列,射击!第二列后撤,第五列补上,射击!”

“第三列,射击!第三列后撤,第六……”

伴随着帝国军基层军官的高声命令,排列成九列的火枪兵有条不紊的依次上前射击,撤回装弹,周而复始,整个防线放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机械化的战争机器,高效冷静的射杀着面前的敌人。

战场上总是有些人是非常幸运的,死去的那些骑兵用生命踹碎了拒马,踏平了那些坑洞,在枪林弹中,有几十个常胜军的骑兵居然毫发无伤的来到了帝国军的阵线前。

这些骑兵都知道自己无法再回头了,所以他们的眼中射出绝望的眼神,高声嚎叫着挥刀向火枪手的阵线飞驰而来。

见到敌人居然冲到了近前,帝国军官连忙命令火枪手后撤,露出一群手握两米长刀的钢铁怪物。

这些体质格外强壮,天生力大无穷的牛吼蛮人,身上穿着防御力极强的板甲,内力还有锁甲,头上戴着全封闭的头盔,而他们手中拿着的乃是唐朝流传下来的杀人利器----陌刀。

《唐六典》卷十六即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

陌刀是唐朝重装步兵制式兵器,据说由西汉斩马剑发展而来,又吸收了汉露陌刀及六朝长刀的形制与冶炼技术。有具体部门铸造,贮藏,管理。陌刀极为锋利,砍杀效果极佳,在战争中主要用来砍杀敌骑兵,史称“如墙而进,人马俱碎”。

不知道为了什么,对付骑兵效果极佳的陌刀到了宋代,开始衰落无踪。

李南为了弄出陌刀来,也费了不少的精力和钱财,幸好宋朝距离唐时不远,最终还是让他找到一些会制造陌刀的匠人,这才将这种杀伤力惊人的武器再现于世。

重三十斤的陌刀非平常人可用,也就是牛吼蛮这种具有特殊体质的种族,才能在战场上长时间的挥舞战斗。

火枪手后退,每百人组成一队的牛吼蛮重装步兵出现,看到那如山般的闪亮陌刀,那些幸存的常胜军骑兵都发出了凄厉的嚎叫。

刀光闪过,帝国军面前的阵地上,被鲜血浸湿了泥土,分不清是人还是马的尸体碎块散落满地,至此,常胜军的三千骑兵全部被歼灭。

这次的试探性攻击,金军统帅完颜宗望完全看在眼中。

完颜宗望和其他金人冷冷的看到常胜军被火枪打的人仰马翻;看到他们变阵后,依旧被井然有序的火枪兵击倒;看到那些幸存


状态提示:第616章 强大的战争机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