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头版信息,一时间几乎所有的英国民众都觉得脸红,这就是传说中的世界第一海军吗,开船自己撞上自己的?

意大利邮轮事故而变相发生的自己人撞自己人风波还未过去,加拿大就又出事情了,这次是加拿大的一个大矿场,里面发生了地层断位,听说有几名矿工已经被确认是失踪了,估计是掉进缝里边了。

事后调查这其实算得上是人祸,因为事情发生的前一天的时候,就有留守的矿工注意到了矿井异常的地层变化,他把这一情况告知了自己的上司,但上司非但没有注意还把他给直接辞退了。

辞退的理由也有些莫须有,这位上司认为他是来调侃他的,因为他最近赌钱输了不少心情不好,矿场的人都知道,他以为这货是专门过来寻他开心的,也就对他大发雷霆了。

最后这名上司的下场很不好,他被处以2000英镑的罚款并另外赔偿伤亡者的损失,还要被关禁20年。

很快这又不算什么了,作为同样是盎格鲁国家的美国,发生了一起比伦敦暴行更让人寒心的事情,科罗拉多州的警察向500多名大声嚷嚷但没有武器也没有动武意向的矿工连开几十枪,造成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只是让人寒心的不是穷凶极恶的暴徒们,而是让人觉得很是意外的正义代表,科罗拉多州的警察们。

远在伦敦的人当然不可能隔着过万公里对那些警察们做些什么,无非是抱着一些报社的报纸,义愤填膺地和众多朋友作为一个可以聊天的话题一起说上几句罢了。

说回来美国的头条新闻还是挺能在英国的各个阶层中成为谈资的,比如上次有一条头版就是关于导盲犬的消息,标题是“发现之眼”。

这是一篇美国人报道德国人是怎么帮助瞎了的退伍军人训练导盲犬的,而这份报道在美国引起社会轰动的同时,也在英国社会轰动起来。

由于政府并未给报社下什么封嘴命令,各大报社有关于这些方面的报道都是以批评为主,而且很多都是开始不可置信的读者们的愤怒和不解,这种消息竟然是大洋彼岸的自由灯塔传过来的,而不是从欧洲!

天啊噜,这种方便眼疾人士的方法竟然跑了一次大西洋再跑回来,政府可真是消息灵通啊,剿匪那个那么给力,这个训练点有实用性的导盲犬怎么就没有听说过呢?

英国政府也默默承受了公众的指责,并公开发言表示可以先从德国引进方法和具体有经验的人员,这个工作是可以马上开展的云云……

福克斯这个第三学期请的假有点多的原本,他跑了一趟欧洲原打算去买一点军舰什么的,可一听到学院打算在第三学期让学员们前往各个海军基地的事情后马上回来待命了。

去海军基地那么好的机会,当然得回来了,至于去买东西这事情吧,也不见得会给你参观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比如战列舰什么的。

况且英国有的欧洲其他国家不一定有,就比如那航空母舰,福克斯自认为这个还是有很多并且也是能见得到的,至于其他国家有没有,能不能给你见,福克斯认为是非常渺茫的了。

至于具体日期还未真的确定下来,毕竟安排上百个不属于基地的人去一个海军基地的确是一个很庞杂的操作,里面所涉及的东西有点儿多,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就比如现在所进行的人员再识别,根据皇家海军的回应,所有参与进入海军基地的人除了要面临秘密保安局的人审核身份,还要面临海军的资料留底,证明你来过这些个海军基地。

这个资料留底和警察局做笔录什么的没多大区别,要知道你的名字,年龄,性别,出生日期、地址、家乡,现居地,工作的单位,什么职位等等。

如果问道一些本人都不知道的,皇家海军还会自己派人去查,查到查不到什么东西为止。

原本倒是没有这么严格的,只是因为上次的那次伦敦暴行实在是有些让伦敦当局的人提高了警惕,现在他们看谁都像是盗贼,都有可能帮助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又或者是苏联人给他们搞什么破坏。

他们行事很是小心,哪怕是审核结束和留底结束后,海军仍未给确切的通知给到他们,不过帝国国防大学的学员们倒是兴致不减,一时间内大家都在讨论着各型战列舰的优劣以及战绩。

福克斯就没看到有人聊航母或者巡洋舰什么的,都是在聊战列舰,什么哪里的装甲最厚,什么哪里的大口径舰炮打的最快,什么哪里的战列舰速度最快转向灵活之类云云。

就连是柯林斯也饶有兴趣地拉着福克斯加入了这场属于大舰巨炮的讨论盛宴,大家都以很高的热情期待着和皇家海军的骄傲们的激情碰面。

福克斯当然也是极为期待的,哪怕他很是喜欢航母,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海况有时候比大西洋还要恶劣的印度洋,一艘有实力的战列舰的实战能力并不比航母差到哪里去。

况且南半球也是有极夜的,虽然都快到南极洲那边才能看到,但是位置处在澳大利亚南部位置的大澳大利亚湾,那也是一处极为靠近南极圈的海域,夏冬之季昼夜时间差别很大,航母的出动效率会大打折扣,而失去了白天的支持,航母就是个废柴……

所以福克斯也考虑在合适的时候来上那么一两艘巨无霸震震场子,也好和航母打打配合,问题是从德国转移过来的船厂都不怎么愿意接下单


状态提示:210 期待--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