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止是英特尔,整个美国半导体芯片企业可以说都是依靠存储芯片业务起家的,比如与英特尔公司竞争多年的amd,成立之初就给美国航空航天局提供内存芯片。
在85年以前,存储器芯片是半导体芯片行业最大的市场,这项技术的基础专利是华人科学家王安于48年所明的“磁芯存储器”。
这个技术既是后来的游戏卡带电脑内存和闪存等等技术的前身。
由于美国的种族歧视,专利局一直不批准其专利。后来,迫于学术界对王安的声援,使得专利局不得不批准了王安的专利,前提是把这项前途无量每年几十亿美元市场价值的技术买断给ibm公司。
ibm获得了专利,又因为反垄断法的因素,又开始被迫向其他公司授权。间接的让存储器技术,变成了门槛很低的技术,只要向ibm缴纳专利费用,就可以生产存储器。
在5o年代~6o年代,存储器市场基本上成为了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永不枯竭的金矿。
但至7o年代随着存储器行业大量的专利到期,rb人开始进入存储器市场,从中低端市场开始打价格战,让美国不少老牌的半导体公司纷纷破产。
失去了专利护城河,美国的人工成本又比rb贵。所以,中低端存储器市场不断的被攻陷,失去了中低端广阔市场之后,高端存储器也无法降低成本。所以,7o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美国半导体公司在rb廉价产品倾销下,纷纷倒闭。
从这个历史中可以发现,美国的那些所谓的高科技企业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除了会耍垄断以外,就没有什么有竞争力的东西了,一旦失去了专利护城河的保护,他们的竞争力简直就是战五渣。
80年代初期是英特尔公司最虚弱的时期,由于存储器市场被rb人攻占,英特尔的业绩也变得相当难以,终于在85年做出了抉择,彻底放弃存储器市场,专攻桌面cpu市场。
这时,ibm开始进军个人电脑市场,被英特尔公司给牢牢抓住,ib市场钦点的芯片,英特尔因祸得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暴利。
不可否认英特尔日后能成为桌面c这个及时雨,转型专注做cpu,可能会因为缺少稳定的订单而迅速死掉。
但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时做cpu的企业并不止英特尔公司一家,但为什么ibm只选择了英特尔,而没有选择其他公司呢?
原因就是其他cos公司为例,他们还沉浸在6502处理器的辉煌中,从来没有想过升级换代推出16位处理器,6502从75年诞生以来,一直到82年都没有看到它的下一代产品,只是原有的基础上修修改改。
要知道,6502的构架可比英特尔公司的x86构架有前途的多,它可以说的世界第一款具备0多任务和多功能的处理器。而英特尔的多任务处理器是哪一个发布的?1985年80386才是英特尔的首款多任务处理器。
而第一款多功能处理器又是那个时候出来的,1x才是英特尔的第一款多功能处理器。而mos早在75年就推出了同时具备多任务和多功能的处理器,但偏偏mos不思进取,白白失去了一个机会,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机会。
当时,美国能生产16位处理器的厂家只有三家,分别是英特尔、摩托罗拉和zilog三家。
摩托罗拉和zilog的处理器严格说起来比英特尔的x86处理器要强得多,但偏偏他们有个最重大缺点,那就是不兼容以前的8位处理器,这导致第三方在8位芯片上开发的各种应用完全变成的废品,而用户以前的投资也得不到保护。
ibm的是一家什么企业?是一家不垄断就活不下去的企业,他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垄断。因此他开发的个人电脑有很大的野心,他想把在他之前的个人电脑用户什么苹果、康懋达、牛郎星等等这些原来的个人计算机用户给一网打尽,所以对c放在了第一位,而唯一符合ibm要求的就只剩下英特尔公司一家了。于是英特尔就成了唯一的幸运儿。
可能又有人会问,为什么ibm,不是其他电脑公司?比如苹果。
苹果的appleii计算虽然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但乔布斯真正的问题是他过于贪婪,想把什么东西都抓在手里面,结果导致了appleiii的崩塌。
appleiii是appleii继承机型,可他并不成熟,性能很不稳定,就被乔布斯匆匆推出了市场,最后导致大量的消费者退货。不光如此,apu,并不能兼容以前的appleii,导致以前的消费者在appleii上的应用投资得不到保护。还有appleiii的价格也是奇贵,最低配都要3698美元,高配6000美元都不止,这导致了消费者的厌恶。
这还没算完,乔布斯继续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appleiii失败之后,乔布斯又推出了丽萨电脑,这是世界上首款具备图形操作的个人计算机,可以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
这一次乔布斯吸取了在appleiii上的教训,丽萨电脑性能稳定可靠,能完全兼容appleii计算机,但他高达9800多美元的售价,葬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