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若不欲此时攻幽、冀两州,当以河东为根基,拿下整个司隶,奉天子以讨不臣。”
“有先帝遗诏,主公也算师出有名。”
说到这里,贾诩目光闪动。
“然丁原占据雒阳,拥兵十万,又有洛阳八关依为天险,若要强攻,纵然获胜亦会伤亡惨重。”
“主公当先隐匿先帝遗诏,等到袁绍等人起兵攻丁原,待双方两败俱伤之际,再出兵坐收渔翁之利。”
“若能把握好时机,既能攻下雒阳,又能击退诸侯,此乃中策。”
关羽闻言,再次怦然心动。
历史上,董卓实力远远强过丁原,仍旧不是关东诸侯对手。
关羽相信,只要袁绍等人起兵,丁原败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至于关东诸侯,关羽其实也并不十分在意。
关东诸侯虽人才济济,却也各有算计,人心不齐。
假如丁原实力犹在,关东诸侯尚且能够勉强联合,一旦丁原兵败,诸侯必定会起内讧。
那个时候,关羽若率领大军来袭,必定能够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很快,关羽就摇了摇头。
关羽想要得到的乃是完整司隶,而非经过诸侯祸害,变得十室九空的司隶。
真要让诸侯领兵入司隶,百姓们定会流离失所。
关羽比任何人都知道,乱世之中人口的重要性,人口数量几乎能够决定诸侯兴衰。
司隶人口超越三百万,乃是不择不扣的富庶州郡。
假如关羽能够完整拿下司隶,这才有与天下诸侯争雄的资本。
历史上。
司隶因诸侯讨董导致人口锐减,后来先后被董卓以及李傕、郭汜祸害,更是十不存一。
这也就导致,本来富庶的司隶,居然变得十室九空,繁华无比的雒阳也变成一片废墟。
关羽并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在这个时空重现。
让诸侯入司隶,定有无数百姓死于战乱中,并不符合关羽利益。
关羽身为穿越者的前瞻性,哪怕多智如贾诩,亦是有些不如。
“诸侯若入司隶,百姓定会饱受战乱之苦,人口亦会锐减,此计不可行也。”
相通这些,关羽当即摇了摇头。
贾诩闻言,不由眉头紧皱。
“主公若欲保全关中,就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诸侯尚未起兵以前,就击败丁原,攻下雒阳。”
“然丁原势大,且占据险关,如今又正值冬季,不宜兴兵。”
“欲成此事,难也!”
贾诩很快洞彻了关羽的想法,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根据袁绍等人动静推测,诸侯只待来年开春以后,就会兴兵攻打丁原。
关羽如果想在此之前,就击败丁原拿下雒阳,明显不太现实。
关羽皱眉,而后问道:“敢问军师,下策为何?”
他并未纠结此事,反而想要听听,贾诩心中的下策究竟是什么。
“所谓下策,就是联合诸侯,共同讨伐丁原。”
“以主公之声望以及先帝遗诏,必然能够统领诸侯兵马,至少在丁原未败之前,主公定然能够起到主导地位。”
关羽闻言奇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我虽有薄名,奈何出身贫寒,又岂能折服天下诸侯,与袁氏兄弟争夺主导权?”
贾诩笑道:“主公不可如此轻看自己。”
“袁氏虽有威望,袁氏兄弟终究只是承蒙余荫而已,声望又岂能与主公相提并论。”
“且不论其他,仅仅是主公手中先帝遗诏,就能号令天下诸侯。”
“诸侯若想举大义,伐丁原,破雒阳,也只能以主公为首。”
听到这里,关羽眸光闪动。
统领天下诸侯讨伐丁原,的确是个不错选择。
虽说诸侯人心不齐,纵然关羽最终能够统领诸侯,仍旧只能依靠自己。
不过如此一来,关羽就不会被天下诸侯孤立,也能借助诸侯,确定先帝遗诏的真实性。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先帝遗诏,虽的确属实。
可只要别人不认,并且认定关羽手中诏书乃是矫诏。
以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哪怕诏书属实,也会被人认为是假。
只有得到绝大多数人承认,诏书的合法性才能被确认。
哪怕日后关羽和诸侯翻脸,对方也不能以此事攻击关羽。
相反。
关羽只要确定了先帝遗诏的合法性,就能以先帝遗诏为大旗,合法占据雒阳。
而且成为诸侯统帅,关羽也能立下军法,约束诸侯麾下军队。
如此,关羽就能尽可能保证,司隶百姓不会因为战乱,而人口锐减。
只不过。
关羽很快就有些奇怪的说道:“此计大秒,军师为何认为其乃下策?”
主导诸侯讨伐丁原,这个计策绝对不错。
他想不明白,贾诩为何将其定为下策,甚至不太愿意让关羽选择这个计策。
“主公本来拥有先帝遗诏,可以占据大义。”
“若与诸侯会盟,却也变相承认了诸侯起兵的合法性,将后患无穷。”
“且与诸侯会盟,未击败丁原之时尚好,一旦丁原兵败,主公可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关羽心中微沉,问道:“军师何出此言?”
贾诩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主公无论威望亦或实力,皆冠绝诸侯。”
“一旦失去外敌,诸侯很有可能会联合对付主公,争夺雒阳。”
“两军交阵,主公自然不惧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