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荆楚帝国>第七十一章 庙见2
地如何,则与鲁人无关。”熊荆一开始就把鲁地摘了出去。“不佞知他地皆重巫觋,县有县巫、邑有邑巫,贵人之家有私巫,此为各地之俗,士民深信。夫天地万物皆有神灵,故不佞以为,教化万民不可无有巫觋、赈济万民不可无有巫觋,然时至今日,巫觋尚无明文教典、无明文教义、无教化之所,此缪矣。

当务之急,巫觋当编纂教典、以明教义,更要建教化之所。楚国岁入有限,然教化之所重在教化,而非殿堂。一块空地亦可聚众而教,重之重者,在于如何而教,教之如何……”

楚国本就是个的国家,历代楚王都是灵修,即大巫师长,令尹则是灵尹。县尹、邑尹、工尹中之尹,其意为祭司之长,世俗化后,才兼职成为官员。熊荆把鲁人摘除在外商议巫觋之事,其实就是不把他们摘除在外,他们也不敢反对楚国行崇鬼神之政,他们最多反对在鲁地行之。

崇鬼神是唯一一条没有被人打断的新政,熊荆说完,群臣又大声道:“臣敬受命!”

之后,他们相揖趋步出了正朝,庙见之礼就此结束。然而这些人还未返回府邸,街道上便听见有人在大喊:“大王将行新政,何谓新政?朝国人、重文教、崇鬼神是也……”

“何人在喧哗?”四轮牛车上陈兼正在闭目养神,刚才庙见站立半天,年老的他已经乏了,然而再听到刺耳的朝国人,他又睁开了眼睛。

“禀县公,是……”随车的侍从打开车窗看向车外,道:“是一方黄锦,上面写着字。”

“黄锦?”陈兼一想就知道这是所谓的纸。“看看。”

十字路口一侧的墙上贴着一张黄纸,小吏立于其侧,一堆士人围在那里细看。或许是重开侍从之试让年轻士子们喜出望外,故而有几个人在大喊大叫。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看罢朝国人、重文教之政,游士们全都失望而去今后任免官员全部朝国人而定,再也不是权臣推荐,就是要做个老师都做不了,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本地方言。

“好快!”陈兼看罢纸上盖着的楚王宝玺,不觉得叹了一声好快。“出城,去寿陵君邑。”

“唐公且看,这便是大王的新政。”印出来的新政文书有些人拿到了,有些人没拿到。寿陵君正将几份新政文书交给唐睢、虞卿、朱观等人,

“这是何物?”不像锦帛,而是……,虞卿好奇问道。

“此乃纸,大王所制,尚有一种印书之器,一夜可成书百册。”襄城君解释道。

“纸?甚便、甚便。”唐睢等人连连点头。

“唐公且看大王新政若何。”纸也好、印书之器也好,都不是寿陵君关注的重点,他关心的是新政。

“此宽民之政。”唐睢看完如此说道。“虽说崇鬼神……,然此乃楚俗,并无不妥。”

“然此亦是去薪之政。”唐睢资格最老,朱观等他说完才说话。

“何谓去薪之政,请子观教我。”寿陵君急忙揖道。

“行此政,大事皆朝国人而议之,县尹、邑尹、封君,乃至君王,俱受其制。”虞卿解释道。“试问君上若对封地之民不善……,结果当如何?”

“然君上若对封地之民甚善,郢都对君上亦无可奈何。然则,天下大变在即,大王为何要行此政?””周文补充道,他想不通前因后果,大王为何要行此政?

强烈推荐: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七十一章 庙见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