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寻道天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榜天骄
日都伴一袭白袍徘徊于翰林庭院之内,重重复复不知多少轮回,却从未有人听过他们交流的一字半句,更不见有何超越常情的举。其中蹊跷虽显而易见,但是到底有啥蹊跷却无人能准确道出个所以然。故,如此离奇之事,终不得以倦乏于无知当中。随着国考临近,越来越多的考生由大唐各地汇入京都,掀起一浪接一浪的惊艳骇绝,层出不穷的新鲜事逐渐淹没了翰林院这一隅的无趣。然而,世事无常,有心栽花不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正当人们都快要忘记曾有过这么一件事情的时候,它却又伴随着一阵风浪翻腾,悄然浮出了水面,并羞答答地掀开那么一丝面纱…

皇榜。

按历届惯例,大唐国考前半月,京都临渊阁都会根据赴京考生的修为境界、智辩学识及其阅历编撰出名册,再拓印成榜,公布于天下,此榜便为皇榜。

距离国考还有十四日,京都醉仙楼。

皇榜张贴,京都哗然…

“不会吧!他居然退出这届国考了?”

“哟,真的呀。莫不是通天塔那位另有安排?”

“前些日子听我在通天塔当值的大表哥说,此人已经破入王境可谓当世同辈无敌。若这届国考没有了此人参加,恐怕会黯然失色啊。”

“黯然失色倒不至于。”

“这届国考可是来了不少天骄俊才的,连皇族的两位皇子都去了。你瞧这几人,澜庭-詹若梓,流水山庄-岳不凡,鬼门-董超,还有唐门的这些人…他们可都是在十年前就已经赴京赶考并且闯下名堂的人物啊。但如今皇榜之上,他们居然连地煞位都排不进去,可见能入天罡位的人是有多不得了呀。”

“话虽这么说,但这届天罡地煞上确实没几个是有名堂的人物呀。”

“你瞧,这古梵是谁?天启境,师承西域巫山,身怀两件圣器,居然排在天罡第二位,如此逆天。还有这个叫孙悟空的小和尚,明明还是个幼崽儿嘛,竟然被冠以为肉身菩萨排在第四,仅次于二皇子。这临渊阁是不是搞错了呀?怎能如此胡来?”

“你别说,今年的皇榜看来还真的大有问题啊。咱们京都皇城里的院府能排进天罡地煞的人一只手便能数得过来,连翰林院-柏凌云和龙堂-艾燊这样的天启大成者,也仅仅徘徊在前十,真不可思议。”

“呵呵,兄弟。你也别小看这些娃娃嘛,可还记得那把方天画戟横扫六合时也不过十四岁罢。”

“是啊,你看这小和尚的师承,可是不得了的呀…”

“诶!诶!你们快看这里,这天罡第五和第十六。”

“墨言、墨闲?这两名字好熟悉,他们是兄妹么?”

“是个屁,这上头写着了!墨言,纯阳宫执剑脉首席大弟子,修为不明。墨闲,岳阳七星院首席大弟子,天启中期。这两人分明是死对头啊!”

“咦?不对。白衣胜雪,使三尺银龙。临渊阁对这位墨言的描写为何如此像翰林院新来的那位道姑?”

“什么叫好像,就是她好不啦?这女子就是和疯婆娘住在一个楼子里的!”

“对,我记得了她就叫墨言。”

“额,这么说,今届纯阳宫的两头怪物都出来了?”

“这女子也姓墨…”

“莫非…”

皇榜张贴,所吹起的风浪尤为猛烈而且怪异。

尤记得十年前那场国考,横空出世一把大戟打遍四方无敌手,惊骇世人。他就宛如一轮灿烂皓月把同届的考生生生映成了黯淡尘沙,而那时候大戟的主人才十四岁,如今也不过二十四。本以为,当年的皓月会在今年再一次冉冉升起,为皇城京都创造一轮更耀眼的光辉。可是谁晓得,他却不知道何故忽然退出了国考,使得临渊阁也只能在皇榜天字号第一位留下其名,而不能再述其细微,这也成为了这届大唐国考的最大遗憾。

此人名杨戬,师承通天塔。

公认的后辈第一人。

除此以外,今年皇榜之上,也不知道从哪条山沟沟里冒出来了许多不曾耳闻的名号,而且排位还都相对靠前,有些甚至是把许多成名已久的英杰都给挤在了后头。或许是料到皇榜公布后会引来非议,故撰写皇榜的临渊阁学士们也都提起做了准备,刻意在这些新起之秀的名字后,作出详细的批注。细致者身高体重、性格容貌、兵甲功法、过往战绩与经历都无不一一记录在案。即便有些低调得查无根据者,临渊阁也会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理由。

比如非议最大者,莫过于排在天罡榜第二的古梵及第四的孙悟空。前者宛如流星,横空出世于岳阳楼一战,莫说世人对他知之甚少,就是临渊阁对其履历的描述亦是少之又少。但对于他的实力,临渊阁却给出了极高的评语:岳阳楼战虽败非败,三脉同修旷世天骄。轮回风水葬古王者,巫神血肉同境至尊!如此四句话,被以红墨批注在古梵名下,尤为显眼,虽没明言他的师承,却足以说明临渊阁对古梵此人的重视程度。

至于天罡第四位的孙悟空,临渊阁给出的信息量就更加少了,除了师承三藏及其年纪以外,就只有“肉身菩萨”四个大大的红字备注于其名下。而备注之下还有一行小字,写着:曾于山崩火海之间救人千百,而毫发无损。这评语虽简,但能让用词极其严苛的临渊阁学士把毫发无损四字写上,是可见那山崩火海是真没伤着这小和尚的半根汗毛。确也当得上肉身菩萨四字。

除此以外,今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榜天骄--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