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明月万里照汉关>第三章 喜忧(2)

这帮大臣,做事的本事都在嘴上,说起来没人说得过他们,做起事来,却百无一用。

辽东之乱,如果不是朕顶住压力,支持董宣武训练出了五行卫,并派五行卫出兵辽东,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奢安之乱就更不必说了,如果不是董宣武出马,更不知会糜乱到几时。

难道这些腐朽的腐儒,真以为朕是菩萨托生,举不起屠刀么?

想到这里,天启皇帝眼中露出了丝丝杀机。

五弟,你认为把大明的天下叫给一个童生来治理,这说得过去吗?”

“放肆!”天启皇帝心中无由生出一阵烦闷,打断了信王的话,大声喝道,“是谁让你说这番话?是不是董宣武?

况且,朝廷用人,也自有用人的法度,绝不能由着朕一人的喜恶胡来。

他这个弟弟,今年虽然还不到十六岁,但是聪明能干,能替他分掉许多忧愁,天启皇帝越来越信赖这个弟弟。

“董宣武的确有大才,朕没有说过不用他!”天启皇帝试图解释,“不过他还太年轻,需要打磨,不然,对大明,对董宣武他自己,也未必是件好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天启皇帝放下手中的活,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让他进来吧,不知吩咐他做的事,现在他做得怎样?”

董宣武现在虽为贵州总督,但贵州总督也是武官,原则上也是不能处理地方政务的。只因皇帝赐予了他尚方宝剑,而且贵州也没有安排新的巡抚上任,董宣武才能代行巡抚之责。

改两为元,是董宣武以前提出来的一个建议,不过董宣武认为,以大明当时的情况,不太适宜施行,还要等待时机。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说道:“五弟,你也是皇族,咱们朱家的事,怎么可以事事都依赖外人?

朕已经将贵州一省之军政大权交给了他,他难道还不满足?他到底想怎样?”

也许,他是在嫉妒董宣武,恨自己不能像董宣武那样,准确的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更或许,他内心的最深处,担心自己有一天无法把控住董宣武。

沉默了一会儿,朱由检鼓起勇气,抬起头说道:“皇兄,皇室人才凋敝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作为一位伟大的皇帝,臣弟以为,皇兄应该放眼整个大明,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这才是我大明兴旺之本!

杀敌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说得不错啊!

朱由检百思不得其解,乾清宫前的气氛显得尤为尴尬。

可是细思董宣武的所作所为,似乎并没有任何一点触怒过皇兄啊?皇兄可从来没有对他发这么大的火。

天启皇帝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宽慰道,也觉着自己的火发得有些过分,有些莫名其妙。可是不知为何,朱由检提起董宣武这个名字,并为董宣武说话,天启皇帝心中就忽然升起一股滔天大火。虽然董宣武所做的一切,他也十分满意,并引以为豪。

“皇兄,这件事,臣弟特地去信问过董大哥。他说,以现在大明的情况,还不适合改两为元,此事重大,一旦实施起来,一旦有所疏漏,将会引起难以想象的灾难。

治国平天下要的是大智慧,董宣武虽然有一些小聪明,但还并不足以为用。况且,至今未止,董宣武只是一个童生,连秀才的功名都未曾考上,更不要说是举人进士了。

适当的时机,什么才是适当的时机?

“五弟,你还小,这世界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今天这大明最尊贵的兄弟两人所讨论的话题,太敏感太惊世骇俗了,传出去半个字,无数人的脑袋都会人头落地,他们也一个也活不了。

朱由检低下了头,他知道,他皇兄心中有一道坎,迈不过去。

你用心去做便好。就算出了什么差错,朕也绝不会怪你!”

“在过些年吧,等董宣武性子再老成一些,足以担当大任之时,朕再找一个适当的时机,赐他一个同进士出身,他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踏入朝堂了!”天启皇帝说道。

信王朱由检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董宣武没有功名在身,这恐怕是董宣武最大的暗伤。想到董宣武那个童生的来历,天启皇帝不禁想笑。

乾清宫前静得可怕,周围侍奉的几名小黄门吓得瑟瑟发都,紧紧地低下了脑袋。如果可以,他们真希望能够堵住自己的耳朵,什么都没有听到。

“董宣武考进士?”信王眼中满是异色。

天启皇帝忽然明白过来,他一直在等,他在等一个能制衡董宣武的人出现。只有有这么一个人,他才敢放心大胆的用董宣武。

皇兄,你看是不是……”

“皇上,信王爷来了!陛下见还是不见?”一名小黄门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禀报道。

治国之道,不就是平衡之道么?

不说董宣武现在身为方面大员,不可能再去考什么秀才、举人、进士,就算能考,而且朝廷大开方便之门,估计董宣武也难考上。

对董宣武这个建议,天启皇帝再三考虑,认为是极为不错,可以大大改善大明现在每年都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所以让信王朱由检秘密准备。

就比如董宣武董大哥,此人有大才,对我大明更是忠心耿耿,所提建议无不正中要害,他的本事绝不只限于行军打仗,对治国也有其独到的见解,皇兄为何却始终不敢大用他?反而对他百般防备……”

天启皇帝的这番话,似乎很在理,但是细思起来,


状态提示:第三章 喜忧(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