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六百五十五节 推一把再拉一把

按照他的理念,他应该是让德国不敢宣战,哪怕注定英国会参战,然后英法击败德国,法国和德国同时削弱,英国再次成为欧洲唯一的强国。

但他现在必须满足皇太子的目的,所以他只能让这场战争爆发,而且是三天之内爆发。

这三天,所有人都焦躁,不是换太子一人。

就像当初德国通牒的那二十四小时内一样,国际外交接触十分密集,各国都要确定其他国家的态度,然后为本国的立场做定位。

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加入战争,但有可能加入战争,而且是能够左右战争局势的超级场外力量,势必成为各国外交活动的重点。

尽管皇太子都不得不公开表态不会延长中德同盟,但德国人依然做着最后的努力,愿意付出大量利益来拉拢中国。其中包括,愿意在战争结束后,支持中国取得法国殖民地。并且愿意大幅度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跟中国加强经济联系。

英法同样也在拉拢中国,法国说支持中国夺取德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墨西哥,他们将利奥波德统治下的阿兹特克帝国视作德国殖民地对待,英国对法国的表态做了背书,在中国已经成功取得迈阿密基地,进入大西洋的情况下,英国也不在乎中国是否会取得墨西哥了。

可以说中国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借助英国担忧的欧洲大陆失衡的危机,取得海外利益。但中国却非得要通过一场战争,去争夺未必比这些殖民地更有价值的利益。

只是为了满足皇太子报复英国的执念,而李章铜却还要积极推动这一点。

他先是向英国和法国表态,重申中国不会延长中德同盟条约,但对是否取得墨西哥,他则没有表示。

李章铜不但向英法表明态度,而且公开他的态度,公开宣称,中国不但不考虑延长跟德国的同盟关系,而且在中德同盟结束之后,在德法战争期间,都不会考虑任何形式的同盟。中国将不会卷入欧洲的战争,并且呼吁欧洲国家能够放弃这种通过战争解决问题的传统,大家文明的坐在一起,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他甚至提出了一个设想,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来仲裁国家间的分歧。

李章铜的态度,让德国最后一丝延长同盟的希望破灭,战场上的形势虽然依然有利,可短期内结束战争,或者奠定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德国的兵力优势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法国在人力枯竭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在扩大軍队规模。在英国的帮助下,法国政府甚至重新跟魁北克王国建立了联系,这个拿破仑后代统治的美洲小国,也有五百万人口,能提供几十万軍队。法国共和国政府,一直对于拿破仑家族即爱又怕。爱的是,拿破仑是大革命的象征,怕的是,拿破仑后代卷土重来,颠覆共和国政权。现在也顾不得这一切了,冒险让拿破仑家族的軍队再次登陆法国。同时还在非洲武装殖民地軍队,法属北非,尽管不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但领地广袤,居住着阿拉柏人、柏柏儿人、黑人,总数加起来,也超过两千万人。英法甚至说服了美国政府,可以在美国招募志愿兵。大量法裔人口踊跃参军,有的是响应祖国的召唤,有的则是加入魁北克的拿破仑軍队。

法国几乎在动员法国几个世纪以来建立的海内外力量,做殊死一搏。德国预计,恐怕法国能从海外武装两三百万軍队,弥补跟德国的兵力差距。至少能将法军从现在的五百万人,提高到八百万人。

相比法国的海外力量,英国人的海外力量就让人惊恐了。如果没有制约的情况下,英国人放手组建海外兵团,他们有能力组建的軍队数量难以预计。因为光是一个印度,在上次跟中国发生的战争中,就能动员两百万軍队,而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英属印度人口两亿,就算动员能力比不上欧洲国家,但只要能达到三分之一,也能武装七八百万士兵。另外还有英属西非,英属西非面积虽然没有法属北非那么大,但大多数位于沿海地区,水文条件相对较好,人口也高达一两千万。英属北美,在那些年跟中国、美国的移民竞赛中,英国向这里输送了大量人口,如今人口规模也高达八九百万之多。英属北美和西非加起来,武装一百万人是有可能的。

因此一旦英国参战,英法联军将取得对德国的绝对兵力优势。

而且英国的政治影响力一直很大,英国介入欧洲战争,从来都没有单打独斗过。他总能拉拢到盟友,有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盟友。拿破仑战争中,连几十年没有打过仗的瑞典,都加入了英国一方。拿破仑战争之后,瑞典再次沉寂下来。很难讲,英国一旦参战,会不会有瑞典这样的国家再次参战。

尽管这些年国力日渐强盛,已经完全压到了法国,但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一直都没有法国大,更不用说英国了。在英法联合鼓动下,德国不敢保证瑞典、丹麦会不会从北方进攻德国,德国不敢保证,一向亲法的意大利,会不会支持法国,德国甚至不敢保证,俄国这个屡次萎缩后依然是庞然大物的国家会不会进攻德国。

德国外交机构,在少了俾斯麦作为主心骨之后,就显得没有头绪,感到十分慌乱。他们根本不敢想象失去中国这个盟友,单独面对英法联盟的局面。

所以德国大使,同时积极跟李章铜接触,希望挽回局面。李章铜态度坚定,同盟结束之后,绝不会


状态提示:第六百五十五节 推一把再拉一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