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六年的春天,远东各个控制区都开始忙碌了起来,东至中亚里海东岸,西至外东北黑龙江出海口,南至南洋爪哇岛,北至河套等控制区,都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做准备。
今年对于中原地区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远东公司将宣布建国,并颁布中华共和国宪法和各类法律,并要进行土地和税务方面的改革。
对于中原的传统封建统治阶层来说,远东即将开展的土地和税法改革,会触动他们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说,远东公司必然会与中原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发生决裂,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这些以封建士大夫为基础组成的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而士人阶层免税更是他们最为核心的利益。
中原历代传统封建统治阶层享有有特权,却不承担丝毫的社会责任,读书人认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种治理结构,来源于儒家“道统”。
传统士大夫把自己看成是与皇帝一样的特权阶层。尽管明代文官集团和皇权作斗争,被后世描绘的如何可歌可泣,也无法掩盖士大夫集团的封建本质。
这不是西方君主立宪制下新兴工商业阶层与王权的斗争,只是一个旧体制下的食利阶层为保护自身利益的原始冲动,只享有特权而不承担义务。
中小自耕农的奉献,在士大夫集团看来是理所应当,他们就像一群社会的蛀虫,享受自耕农的献祭,其实和欧洲中世纪教会没什么根本区别。
以明朝为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的不断开垦,但是朝廷所能赖以征收的赋役,不但不能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垦的实际情况而增长,反倒是有所下降。
这与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极不相衬,究其根源就是明朝传统士大夫集团疯狂的兼并土地,抵制商税,大部分税赋都被转嫁到了中小自耕农的身上,导致大批中小自耕农破产。地方上官绅勾结,大量兼并土地,却享受免税特权。
而增加税收的阻力主要就来自于士绅阶层,文官集团是士绅阶层的利益代言人。这也使得明朝后期中小自耕农纷纷破产,税源枯竭。而士大夫阶层却家家户户富可敌国。
所以有人戏说,明朝的灭亡,其实是穷死的,这个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根子还在土地和税赋这两个方面。
这帮不要逼脸的士绅阶层,自诩是社会的精英,朝廷的栋梁,满口空谈报国,可是一旦涉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瞬间就表现出极度贪婪和自私。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远东公司对这两个方面下手动刀,那双方的矛盾就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远东公司进入中原之初,之所以没有触动士绅阶层的核心利益,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为了社会的稳定。
如果在这个时候与明朝传统的社会精英,也就是中原地方的官僚地主发生冲突,必然会遭到中原传统封建统治阶层的疯狂反扑。
因为远东刚刚进入中原,还没有站稳脚跟取得民心的情况下,再加上中原各地的百姓对远东并不了解,若是各地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在中原各地煽动、鼓噪不明真相的百姓闹事,远东公司势必会陷入极端被动的境地。
而且中原北方刚刚经历了连年的旱灾,各地流贼四起,很多地方败坏的极为严重。中原各地遍布着流民灾民、兵痞流贼、山匪水贼、地痞恶霸、土豪劣绅,一旦社会局势动荡,必然会变得糜烂不堪。
如果在海外其他控制区发生这样混乱的局势,远东公司当然求之不得,正好趁此机会来一场血腥的镇压,利用远东军的刺刀就能在短时间解决问题。
可是中原却不同,总不能让远东********对付同文同种的骨肉同胞吧。
所以远东董事局委员会经过研究决定,暂时不与中原各地的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发生冲突,而是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在不触动士绅阶层核心利益的情况下,稳定中原各地的社会局势,然后深入基层踏踏实实的从头做起。
广泛的发动群众,为广大底层穷苦的百姓做实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百姓的认可,得到中原百姓的拥护,将中原的基层权力牢牢的抓在手中。
于此同时,远东公司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以后,组织力量发动声势浩大的严打行动,不但可以有效的震慑中原传统封建统治阶层,还能取得天下百姓的民心。
而且在严打的过程中,将社会的黑恶势力、官府的不良胥吏清扫一空,斩断士绅基层的爪牙和左膀右臂,进一步孤立他们,为接下来的土地、税法改革奠定基础。
而另一方面,公司也不想采取太过极端的手段,用来对付中原的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因为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实都是由传统的士大夫所继承发扬。
至少在这个时代,若是消灭了所有的士绅阶层,华夏传统的文化必然会遭到一场浩劫。
想要彻底的消灭儒家文化是不现实的,就算在现代中国,虽然整个社会充斥着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但只要他是中国人,骨子里却依然深深的铭刻着儒家的传统价值观,血液里也依然流淌着儒家的传统观念。
无论是政府高层在处理国际事务,还是普通百姓在处理社交问题,都被儒家的传统观念影响着,即便社会充斥着各种丑恶现象,可我们都在下意识的用儒家传统的思维,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来衡量对错。
手机阅读:http://m.81ks.cc/10318/
发表书评:http://www.81ks.cc/10318/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儒家血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茶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