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络游戏>远东1628>第八百二十五章 我们还能有几个十年

公司号召公司的所有员工,大力开展学习吕梁山根据地的活动,在远东公司各个控制区取得了极大的反响。

远东庞大的宣传机器一旦开动起来,各种宣传手段,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从农村的田间地头到城市的企业厂矿,远东控制区普通的农民、远东军指战员、工矿企业的工人,大家都被吕梁山根据地的各种先进事迹所感动。

吕梁山根据地的十余名先进事迹的典型人物,也坐着飞艇来到了辽东,进行为期十天的巡回演讲。他们中有刚刚扫盲的普通流民,也有山西游击支队的普通战士,还有公司的普通移民员工。

宣教部并没有为他们准备演讲稿,只是让他们用最朴实的方言在台上自由发挥。但是这种颇为接地气的演讲方式,效果非常的不错。

持续一个月的宣传活动结束以后,虽然这次活动的成本耗费极大,但是效果却立竿见影。

辽东广大的农户们,率先开始自发的组织捐助粮食,虽然每家每户捐出的粮食并不多,但整个辽东参加包产到户的农户足足有几十万人,加在一起数量也有不少。

最后经过统计,辽东的几十万农户,总攻捐出了各类粮食达到了四万多吨。若是按照远东公司接收流民的最低标准,几十万名流民,省着点吃能一直吃坚持到秋收。

远东各个部门也都自发的开展了捐款捐物的募捐活动,并号召大家学习发扬吕梁山根据地“以我做起,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和公司一起共度难关。

吕永仁、林菁华两人,这次算是出尽了风头,他们的各种先进事迹和大幅的照片,都曾整版刊登在远东日报的头版上。跟随李明去大明的其他内部员工,也都或多或少的刷了一些版面。使得一帮在公司里处于边缘化的员工,也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他们也都在感慨。这次跟李明在吕梁山根据地遭的那些罪,也算值得了。

高建国和王和等董事局的常委,也召集了公司所有的内部员工,召开了一次内部员工大会。除了一些在海外的员工。因为岗位特殊等原因,不方便回来的,两千多名公司的内部员工,足足来了三分之二还多。

会议开始前,大家首先集体观看了那部“吕梁山”纪录片。片子播放完了之后,大家都站了起来,热烈的掌声一直持续了十几分钟。高建国和李明、王和等常委也走上了主席台,和大家一起鼓掌,对李明和吕梁山根据地的所有员工,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掌声逐渐平息了下来,高建国满脸严肃的沉声说道:“我们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年了,我做为公司董事局的九名常委之一,今天在这里,代表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无私奉献,公司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他说完就和其他几名常委,对台下的一千多名员工鞠了一个躬。

高建国抬起头,又接着说道:“我们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从荒凉偏远的海参崴,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但是阻碍我们发展的瓶颈却始终存在,这个瓶颈就是人口。没有足够的人口,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东北无数资源而无所作为。没有足够的人口,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北广袤的黑土大地。因为无人耕种而一片荒芜。

我们已经在这个时代默默的埋首十年,可当我们准备抬起头大干一番的时候,却因为缺少足够的人口,而望洋兴叹。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口。公司想尽了一切办法,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资源,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年华终会老去,我们还能有几个十年。

正在我们踌躇不前的时候,大明的历史并没有因为我们得到来而改变,崇祯大旱不出意外的发生了。现在大明北方数省就有无数的流民嗷嗷待哺。仅去年一年,公司就接收了两百多万大明各地的流民。彻底的解决了公司长久以来的人口问题。

虽然极具暴增的流民,给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日子也变得日趋艰难了起来。但如此多的人口,也给了一个让我们打破瓶颈的机会。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挺过这段困难时期,我们远东公司必将迎来一次井喷式的发展。

刚才的纪录片大家都看了吧,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片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片头的那一幕,没有一丝一毫的艺术加工,是我们考察团的飞艇刚刚降落,一名宣教部的员工随手拍摄下来的画面。我们考察团在根据地呆了半个月,这段时间大家都是深有感触。

李明他们在吕梁山根据地住着冰冷的窑洞,嚼着干硬的杂面饼子,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李明更是始终以身作则的战斗在第一线,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把整个根据地拧成了一股绳,带领大家努力的搞建设。刚才片头的那一幕,虽然我们看着会有所触动,但他们这一年天天如此,早就习以为常了。

未来几年公司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但是这也是公司即将高速发展的准备阶段,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旦公司挺过了艰苦的阶段,势必会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所以我在这里请求大家,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以李明提出的“以我做起,艰苦奋斗”的口号为目标,严格的要求自己,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高建国的话音刚落,整个礼堂


状态提示:第八百二十五章 我们还能有几个十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