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络游戏>远东1628>第八百四十七章 河套根据地(一)

李明当时在吕梁山根据地,也是因为吃尽了没有各方面人才和产业工人的苦头,所以才像军委会提出了这个要求。毕竟他知道直属工兵团是军委会的命根子。

好在高建国等人,一直对李明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虽然心疼但还是将直属工兵团调给了北上集团军。大力加强未来河套根据地的基础建设,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河套根据地搞好。

为了加强公司与河套根据地的联系,公司基建处调集了大批的外籍劳工,从今年春天,就开始奔赴克什克腾部,修建克什克腾部至归化城的简易公路。

这条各路原定计划是修建至巴彦淖尔,但是归化城外的黑河,在这个时代的水文情况非常理想,依靠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可以直接驶入黄河,顺利抵达包头和巴彦淖尔,这就省去了将近一半的施工路段,使得这条简易公路的工期大大的缩短了。

以后公司支援河套根据地的物资,将会用船运到克什克腾部,然后通过这条简易公路,一路送到归化城,再用内河蒸汽甲板驳船沿着黑河运送至包头和巴彦淖尔。

这条简易公路的施工要求也非常简单,因为整条公路的各个施工路段几乎一马平川,几乎没有大的河流和环境恶劣的地区。所以这条公路的是施工速度,也照比辽东要快上很多。

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未来公司还会在这条公路的旁边,修建一条764毫米的窄轨铁路,将辽东和河套地区连接起来。毕竟河套地区是公司几年的北上、西进战役的最重要的前进基地。甚至以后公司挥师中原,河套根据地也将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在这条公路也在归化城开始修建,远东军驱赶了大批的俘虏,归化城和乌兰察布这一路段,密密麻麻的遍布着漠南蒙古诸部的俘虏和青壮,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日夜不停的在各个路段的工地忙碌。

经过北上集团军各部队。在大批飞艇部队的协助下,历时近一个月的扫荡,除了极个别的成建制的蒙古部落骑兵向西北逃窜,整个草原的漠南蒙古各部的精锐已经基本被歼灭。

至此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也随之落幕。

现在整个漠南草原,已经遍布着远东基层的游牧支队,甚至有的游牧中队,已经前出至漠北喀尔喀蒙古诸部和西部吐鲁番的外围地区。

远东的各个基层游牧支队,也正在草原上以散播的方式。大肆的种植各种优良牧草。希望在秋天时收获足够的越冬草料。他们会在这个夏天在水草丰美的地方游牧,将牛羊马群养得膘肥体壮,熬过他们在漠南草原的第一个冬天。对于汉人这叫背井离乡,但是对于草原上的蒙古牧民来说,这是他们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

河套根据地以后将以农牧为主,在开发河套平原农业资源的同时,还将在套内大规模开发畜牧业。不同于草原上游牧的方式,而是采用驻牧的方式,发展大规模牲畜养殖。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中原政权的对立。是贯穿始终的。匈奴被打残了,还有突厥;突厥败了,还有鲜卑乌桓;鲜卑乌桓亡了,又来契丹;契丹消失了,自有女真接班;女真还没抢够,蒙古又杀过来了。

就像塔防游戏似的,一打就是上千年,游牧民族输的代价是败退、是消亡,是新的民族取代;中原农耕民族输的代价就是被掳掠、被灭国、被奴役。

顽强的华夏民族,始终拒绝被融合。虽然偶尔几次游牧民族南下逐鹿中原,但就是从来没有被灭种。几千年了,这片土地上的主体民族还是农耕民族的华夏民族后代。

中原的历代王朝也想了很多法子,诸如筑墙筑城、烽火连环、迁民戍边、互市、控制河套、占领河西走廊、和亲政策、分化内迁、直接或间接占领漠南地区、引入宗教、天子守国门等等。虽然很多方法行之有效,但都随着中原王朝的兴衰沉浮,最后土崩瓦解。

现在远东公司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北方的游牧民族。当然,还有那头贪婪的北极熊,马上就要实施东进政策。向东方伸出熊爪。

1638年,俄国就将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无走阿尔丹河-乌楚尔河-纽约姆卡河,翻越外兴安岭,进入鄂伦春族居住的精奇里江。哈巴罗夫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

今后几年,远东一旦解决了北方的喀尔喀四部、叶尔羌汗国、准格尔汗国和和硕特部汗庭,就要发动对沙皇俄国的进攻。主力就是逐步壮大的蒙古军团和外东北土著军团,由这两个庞大军团组成的远征军,横扫哈萨克草原,无数蒙古和外东北土著的铁骑将一路杀向欧洲。

这次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俘虏了大批的漠南蒙古各部的俘虏和老弱妇孺。目前他们正在进行仔细的登记甄别,一些草原上贫苦的普通牧民,被重新打散了整编成一个个游牧中队,分散安置在远东各个基层游牧支队里。

那些部落的精锐骑兵,则是被驱赶到归化城至乌兰察布公路的各个施工路段做苦工修路,这些身高体壮的蒙古青壮,都是未来蒙古军团的好兵员。但是桀骜不驯的他们,将会吃几个月的苦头。

每天在工地上做十几个小时的苦工,两顿稀粥不饿死就行,完不成每天规定的任务,还将受到严酷的惩


状态提示:第八百四十七章 河套根据地(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