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莲听明月皎说的话不像假的,禁不住有点疑惑的问道:“公子,您和我一起长大的,没见谁跟您说起这些事儿,您是怎么知道的呢?”
“书上说的呀。”明月皎微扬起手上的书,一脸淡然的微笑。
其实,明月皎手上的这本书,是她昨天在邀月楼掌柜文德那儿顺来的。
“哦哦!”雨莲不再怀疑,伸头过去看明月皎手上的书,很是好奇的又问,“这上面还说了些什么?”
林秀和李艺也竖起耳朵听。
一般来说,黑龙国奴隶是没有机会上学识字的,所以雨莲、李艺、林秀,他们三人都不识字。
望着能识字看书的明月皎,眼神里尽是羡慕加崇敬之色
“这本书是游记,作者笔名是沧海月。书中内容写得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沧海月去过很多地方,不只是咱们的黑龙国的各大城市和名山古迹,还有南边的斯兰国,北边西盟国,里面讲了许多有趣的、惊险的、故事……”
明月皎一边翻书,一边用简单易懂的白话讲解。
三人听得津津有味。
大家跟着书中故事情节,时而开心的大笑,时而紧张的屏住呼吸……
马儿跑的快,时间也过得快。
就好像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他们便来到第一个可以停下来休息的地方。
在一个三岔路口的地方,一对老农夫妇搭了一个茅草棚子摆茶摊。
茶摊并不仅仅只是售卖茶水,还有面条、烙饼卖。
“李艺,在前边茶摊停一下。”明月皎吩咐道。
雨莲忧心忡忡的提醒道:“公子,咱们才离开本城不到两个时辰呀!就停下来休息的话,天黑之前咱们恐怕赶不到益城了吧?”
“赶不到就不赶呗,吃好玩好为原则。”明月皎淡定自若的笑道。
“……”雨莲咬唇。
能不能别这么任性啊?
家里有瘸腿老爹需要照顾,人家还想早去早回呢!
“告诉你们哦,沧海月的游记里有写到这个路边茶摊,其中特别提到茶摊的野菜烙饼味道非常好。咱们得下去多买几个野菜烙饼吃吃。”明月皎跳下马车,径直往茶摊走去。
质朴和善的老农夫妇见有顾客到来,赶紧上前招呼,“客官一路辛苦,坐下来吃茶,歇歇脚!”
明月皎一行四人走进茅草棚子,在一张桌前坐了下来。
茅草棚子不大,里面才摆看两张桌子。
林秀上前去跟老农说话,开门见山道:“老伯,听说你们这儿的野菜烙饼很好吃,咱们是来买烙饼吃的。”
老农夫妇有些诧异,“没有啊!客官打哪儿听说咱们这儿做野菜烙饼卖的?”
“咱们公子看书上是这么写的。”林秀回道。
说话的同时,转脸望着明月皎,眼神中带着几分质疑。
想问明月皎,书上说的莫非不是这家茶摊?
“书上……写的?”老农夫妇脸上现出的惊诧之色更浓。
见老农夫妇这副反应,林秀他们更加确定书上说的不是这家茶摊。
不然,故事就是那沧海月胡诌出来的。
明月皎翻开书来仔细看了看,“没错呀!沧海月先生书上写的就是这里。”
“啊!~”老农夫妇又惊又喜,激动不已,“沧海月先生……真是这么写的?”
“喏!这一段就是写的你们。”明月皎指着书上的一段话给老农夫妇看。
老农夫妇识字不多,看不懂书上的内容。
但听明月皎读出书上内容时,连连点头称“是这样,是这样……”
沦海月在书上是这样写的:三年前的一天傍晚,沧海月途经此地,肚子饿的不行,走进茶摊买吃的。不巧的是面条卖完了,烙饼没有肉馅了。沧海月看到案板上摆着一把老农刚掐回来的野菜,便提议老农用野菜当馅做成素烙饼。
野菜的清香令沧海月赞不绝口。
临走的时候还让老农夫妇给他多烤了几张干的烙饼带在路上吃。
因为对这段往事记忆深刻,便把它写进书里了。
“老伯,既然你们这儿有野菜烙饼,为何说没有呢?”明月皎问道。
“实不相瞒,因为那野菜的味道太浓,咱们这儿的人不太能接受,就只做过那一次野菜烙饼卖给顾客而已,平常卖的还是肉馅烙饼。”
“有点好奇,那野菜到底是什么?”
“香椿叶。”
“哦,眼下正是春天,香椿长嫩叶的季节。老伯,给咱们烙几张香椿烙饼来尝尝,看看是不是像沧海月先生说的那么好吃。”
“行啊!茅草棚旁边就有香椿树,嫩叶确实已经长出来了。几位客官请稍等片刻,立马就能烙好。”
老农夫妇先给明月皎一行人端上茶水喝着,然后忙着做饼去了。
一柱香的功夫,热乎乎香喷喷的烙饼端上桌。
明月皎眼睛一亮,“真的挺香的呢!”
然而……
其他人都在皱眉头。
香吗?
他们不觉得香。
这是一种用语言形容不了的味道。
明月皎抓起烙饼开吃,眼睛豁然一亮,“真的好吃!你们都动手啊。”
见明月皎吃的欢实,其他人这才打消顾虑,开始尝试着吃了起来。
慢慢的,都觉得香椿烙饼的味道确实不错。
“沧海月先生书上说的都是真的,老伯,我们强烈推荐,以后你们一定要把香椿烙饼端上桌卖给更多的顾客。”明月皎道。
“好好!一定一定!”
“然后,还是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