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书剑盛唐>第五百四十九章 需要一个建议

封建帝王考量臣子的首要条件就是一个字“忠”,这是根本利益。

然后,才是其次。所以才会有《二臣传》这样的编写出来。洪承畴何其悲凉!乾隆何其刻薄。对了,吴三桂不在《贰臣传》内,而是被列入了《逆臣传》。君

王,真是一种可怕的生物。李

诚的话,重重的机打在李世民的心头。今天可以出卖太子和岳父,明天呢?

有一点李诚感到看诧异,因为历史在这个维度稍稍扭曲了一下。纥干承基居然出现在了齐州,很意外。历史上纥干承基没有去齐州,只是在李佑被灭后,因为私下有关系担心被牵扯出来,主动去举报了李承乾。

纥干承基是李承乾的贴身卫士,他举报时重点是李承乾在齐州谋反后说的一句话。

“东宫西墙,距大内正好二十步左右,谋划大事,岂是齐王所能比的?”这是李承乾对纥干承基说的话,李承乾也供认不讳,被记载史册。李

承乾在嘲笑李佑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自己对纥干承基信口开河来着?此

时此刻,李世民记住了李诚的话,并深以为然。这就是帝王的本性,或者说是人性。纥干承基想封爵是不可能了,免除一死做个普通人。贺兰楚仕途基本断了,夹着尾巴做人还好点,稍微跳一点,有的是人去收拾他。话

说到这个地步,其他的再说就过了。李诚平静的看着李世民在低头沉吟。

“回吧!”李世mín yì兴阑珊的丢下一句话,转身回了。没有看见李诚嘴角的冷笑。所

有人都很想知道,李诚跟李世民都聊了些啥。可惜,没人敢开口去问。大家唯一知道的是,李诚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那么,太子的继任者,李诚的话就很有分量了。联

系之前李诚对待杨师道的态度,李诚的态度呼之欲出了。

那么,皇帝是怎么看李诚的态度的呢?李世民看李诚的态度其实很简单,没态度。李诚在太子的问题上,一言不发,怎么可能有态度?也就是说,皇帝的态度,就是李诚的态度。这

也恰恰是李诚刻意营造的一个假象,李诚就是要让皇帝觉得,自己是无心插手太子之位的争端。理由很简单,皇帝春秋鼎盛,现在考虑这个问题不合适。就算必须要有个太子,那也是皇帝说了算的。别人还是别多话的好,这就是李世民看到的李诚的态度。接

下来的议事过程,李诚再次一言不发,就当自己不存在一般。最近发生的事情,李诚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就在前天,李佑被赐死在内侍省。之前的燕家兄弟,李绩在齐州就宰了。对外称平息民愤。

还有四十余从者,李佑被赐死后,也都砍了脑袋。

前面一个儿子李佑刚死,后面就查到太子谋反,对于李世民这个爹来说,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这个时候,李诚根本就不会开口表现自己,表现的越多,距离皇帝厌恶的时候越近。每

一个有抱负的君王,心中都有一个泰山封禅梦,这里应该叫做贞观梦。李

世民把李诚叫进宫来,不是为了太子和李佑的事情,而是想找李诚问一句“泰山封禅”梦还有戏么?李诚给了一个关于半岛三国的答案后,就没李诚什么事情了。

重新看到希望的李世民,得以冷静的处置太子谋反一案。整个过程李诚没有任何态度,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唯独最后提到太子的时候,所有人都不说话。太

子的处置很敏感,现场的诸位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就不会在太子的问题上轻易开口。

这事情看起来,就是该圣心独断。李世民见众人沉默的时候,开口道:“诸卿无话可说耶?”随着李世民的视线转移,众人一个接一个的低下头。李承乾的事情太敏感了,因为牵扯到一个对李世民非常重要的人。

那就是过世的长孙皇后!

没有长孙皇后,就不会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长孙皇后的历史地位很高,原因主要还是她的言行附和后来统治者的价值需求。具体到她编写的书,这里不多说了。

因为李承乾从马背上摔下来变成了瘸子,长孙皇后一直颇为自责,同时也对李承乾宠爱有加,毕竟是第一个儿子嘛。这么说吧,长孙皇后才是李承乾最大的靠山。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只要李承乾不zào fǎn,他都愿意给个机会。问题是李承乾zào fǎn了,按照《唐律疏议》,这是杀头的罪过。前几天才赐死了李佑,现在轮到太子了。有

人希望李承乾死,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肯定不保了,这时候站出来说杀李承乾或者是保住他的性命,都非常的不明智。原因很简单,前者开罪于李二,后者开罪于下一任太子。按照目前的情况,下一任太子基本上就是下一位皇帝。还

有就是,在讨论如何处置李承乾的时候,开口谈下一任太子的话题,也是极为愚蠢的。这一点,刚才杨师道已经亲自体验过了。综上所述,沉默是最佳的选择。

李世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李诚的身上,看见他昂然而立,不躲避自己的眼神时,不由的在心里幽幽的长叹。自成无私心,故而不躲闪。就这么得出一个结论来了。“

自成,可有话说?”李世民开口询问,其他人就懒得问了,估计问了也是一句“陛下圣裁”的废话。这时候敢说真话的人凤毛麟角。

“李承乾有罪,事出有因。若论其罪根源,陛下有管教不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九章 需要一个建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