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史上最强崇祯>第四十章:为了大明

“招兵啦,招兵啦,京营招兵啦!”

“陛下有旨,但凡能选进京营的,每日两餐,包吃包住,先发两个月的饷银,还有从兵仗局拨出的新式衣甲下发给大伙,快来报名啊!”

“是啊,入选京营以后,就连你们的子女都将有个安稳的好去处,过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啦,还在等什么,赶快报名吧!”

北京城外的宣武校场外,整齐摆放着一整排小桌,小桌上坐着书吏,书吏们的身后则各自站着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将军,小桌前又有不少京营将校在声嘶力竭的喊话。

此情此景,倒是有些像后世某些拉人入坑的传销组织,不同的是,传销组织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在这玄武校场的每张小桌后面却都拖家带口的排着很多人。

“你们说,能不能选到俺们?”

“咱也在犯愁呢,看看,这后面全是人,名额到底有多少啊!”

听到一名衣着破烂的流民问话,京营小校回道:

“放心吧,只要大伙满足要求,都能选上!”

他们操着各地方言,排队的同时,听到这话都是兴高采烈,有些坦胸露乳当众喂孩子的女性,那性子比男人还烈。

就在两日前,经过与内阁首辅魏藻德等人的计议,崇祯皇帝出台了一整套的章程,首先,拥有充足粮草和银两、军械支持的京营将陆续吸纳各地来逃难的流民。

不过这是有明确要求的,例如进入京营者需要有至少一名家人,并且面相憨实,手有厚茧、方言浓重者优先考虑等等。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硬性要求都是给外人去看,实际招募的时候由于缺少兵员,张世泽不得不放低要求,基本上有家人的男子都能顺利进入京营。

到现在今日已经招了两百多名新兵,被剔除的只有几人而已。

来京师避难的流民除了少部分有家有室,大部分还是妻离子散和家破人亡的,考虑到这个情况,崇祯皇帝在京营下增设两‘团营’,钦命为‘幼军营’、‘甲子营’。

顾名思义,幼军营的兵员不是首选战斗力,都是由那些进入京营百姓的儿女补充,平日也很少操训。

幼军营只是个好听点的番号,根本不会设提督,就只是将这些孩子圈在一处院落之中,并且定量供给一日三餐。

除了保证最基本的需求以外,崇祯皇帝还会安排一些信得过的官吏去给他们上课,传授忠于大明的思想,并且对流贼和鞑清的的危害夸大其词,毕竟有些事要从小就开始培养。

崇祯皇帝不需要孩子上战场打仗,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之所以让这些小屁孩参军,主要还是想起到稳定人心的效果。

甲子营可就不同,兵员全都是京城各他们牢狱中的犯人,既有蒙冤受屈的,也有杀人放火罪大恶极的,这次几千人都被放出来进入团营,提督董琦表示亚历山大。

董琦虽然在京营中颇有威望,但是在这些杀人放火、到处作乱的市井之徒眼里这并不算什么,只有你的手段才能证明一切。

董琦以前就是市井里走出来的,自然是深谙此道,所以在组建甲子营的当日便从大内向崇祯皇帝借了五十名人高马大的大汉将军,打算先来个杀鸡儆猴。

崇祯皇帝意思表达的很明白,那就是随你们去做,不说要把战斗力迅速提升上去,起码能让这些人为朝廷所用,到了战时不至于出乱子,那就是有功,这也是董琦敢这么做的主要原因。

这些消息传出来,群臣震惊,百姓则是欢呼雷动。

群臣震惊的是崇祯皇帝这么大的事居然都不和他们提一提,据说事先只有内阁首辅魏藻德和王承恩、李若链这些厂卫才知道,这也太不拿他们当回事儿了。

震惊过后,群臣们对皇帝在朝中坚定不移的狗腿子魏藻德更加痛恨,甚至有些人已经把魏藻德当成和万历年间内阁首辅严嵩一样的存在,咬牙切齿的要除之而后快。

崇祯皇帝偏偏就是要和群臣作对,他们要除谁,这边就让厂卫保谁,而且是日夜不间断的死死盯着,要是有谁稍微有点异动,厂卫绝对是第一个动手的。

言官御史们弹劾谁,崇祯皇帝就直接下旨将此人升官封赏,但凡在朝堂上说话稍微有点微词的,一言不合就抄家杀头,甚至有当堂被大汉将军按着脑袋在蟠龙柱上撞成头破血流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都是敢怒不敢言,据厂卫报告,这些臣子最近起码在明面儿上老实得很,除了上朝基本连家都不出。

相比之下,城中百姓倒是愈发乐呵起来,当今天子真是千古少见的明君,做起事来干净利索,雷厉风行,大有当年铲除阉党的风范。

景泰年间,兵部尚书于谦改革京营,选精锐十万分十营团练,皆由一名都督总领,号称“十团营”,宪宗年间增设‘十二团营’,由于正德初年十二团营仅选出六万余人,选锋设‘两官厅’。

后嘉靖年间,废团营与两官厅恢复三大营旧制,可以说有明一代,京营改革都是重中之重,很多皇帝都曾想过,除了于谦精选十团营以外,向来都是烂泥扶不上墙。

如今崇祯皇帝下旨恢复团营,但只设‘幼军’、‘甲子’两团营,而且没有取消三大营旧制,招募的都是一些流民和罪犯,这又是开了一个先例。

这几个月的时间崇祯皇帝广开先例,做的事都是前辈不敢做或做不到的,有人说是病急乱投医,也有人说皇帝已经疯了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为了大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