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一支两三万人上下的官军队伍,冒着大风在荒野上艰难前行。
“继续向前!”
队伍之中,不似寻常官军那样嘈杂,却也时不时传出军官的喝令声,听见以后,许多人都是精神一振。
是啊,继续向前,不平流贼誓不还......
他们眼前望及之处,看不见一座民房,身侧的黄土路上,倒是白骨累累,牛羊马骡等动物的不少,但人的却更多。
看骨头大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生前都是孩童,见这一幕,许多将士眼中有些湿润,毕竟,天下实在乱了太久。
朱由检,这位大明的皇帝励精图治,继位二十余年,堪称文武盖世,可至今还没有完全平定全国的乱迹。
这次若是能将为祸多年的闯贼平定,倒也真是好了。
忽地,周围又刮起了呼啸的大风,听在耳中,就像一只无形的野兽在前方嘶鸣。
现在官军也不似多年前,各方都比较完备,听见风声,他们都紧了紧身上的皮袄,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有些人还提前戴上了六局下发的手套。
不过放眼望去,大家都是满眼的兴奋之色。
乱世虽艰,建功立业的机会却也是太平时节的许多倍,他们当兵的、为将的,不就靠这点出路求活吗。
崇祯皇帝打头走在最前,由于马鞍的改良,第一次骑马上阵时那种磨屁股的感觉已经不见,但屁股上的舒适,依旧让人高兴不起来。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崇祯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天下糜烂,就是已经收复了近一年的山西,也是这般百里无人烟的可怕景象。
可想而知,被流贼祸患了多年的四川、陕西、河南等省,而今会是个何等凄惨的局面。
好在,这些日子崇祯亲自走了真定、保定、顺德等处收复的土地,发现那里的日子虽然艰难,但总归是趋于平静。
这么看来,自己便是没有白白打拼这四年多。
“这是到哪里了?”崇祯问。
吴启华没有犹豫,回答道:“回皇上,眼下大军在山西太原府境内,距潼关不远,不知堵大人那边,战况如何了。”
话音刚落,千总李世遥带着十几名哨骑风风火火赶回来,在马上抱拳道:“皇上,前方有当地人马在火拼,我们管还是不管?”
“管,既是在大明土地上,那就都是朕的事,不管行吗?”崇祯皇帝说完,吴启华随即下令:
“皇上有旨,全军加快前进,李千总,你带本部人马先上去摸一摸情况,不要贸然开战。”
“遵令!”
李世遥点点头,点了千把人的队伍自大军中分离,向南侧轰隆隆跑去。
华夏几千年,汉末,隋末,唐末,宋末,元末,每逢乱世之时,地方上的有势力之人都是割地自。
所谓‘皇权不下乡’,小到一村一里之间都有王侯,这些人在本地是土皇帝。
这种战乱年代,百姓放下锄头是难民,有个什么不愿意,挥起锄头便成了流贼,官府的命令执行不下去,相反还要依靠他们。
这些人在外抢掠,在内压迫,无恶不作,地方上则是结寨自保,互相争斗,为了一丁点小利益而大打出手,死伤的都是作为炮灰的百姓。
等到如历史上清军或大顺军,这种真正大股的势力来临的时候,选择抵抗的人微乎其微,大多是观风看势做墙头草,加入一方,或做满清走狗,或做闯军的顺民!
这类人往往是最大的祸害,不遇见是一回事,遇见了,就要把解决的明明白白。
崇祯是皇帝,事情必须要往长远去想。
不过对朝廷来说,不能牢牢的控制住已占领的地盘,那就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也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收入战争中去。
所以,崇祯的许多想法,都和朝臣及天下人有冲突,很多时候只能选择自己默默去扛。
毕竟,身为皇帝,看着光线夺目,但就如董宛如看到的那个背影一样,高处不胜寒。
他不仅要随时防着从身后、身边刺过来的匕首,对文臣武将、厂卫番役、商户缙绅,甚至是普通百姓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能轻易和过分的信任。
帝王是最孤独的那个,就如‘行乐图’上的宪宗皇帝那样,远处热闹非凡,身边却门可罗雀,独自看着他人‘行乐’。
村寨级别的战斗,毕竟不能称之为战斗。
李世遥带人赶到的时候,当即就放松下来,因为眼前的战局,实在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不过看起来,这两家结寨自保的豪强,实在也都是在暗中积攒了不少东西,每家的人数都在四五百人。
加在一起,也是规模有小一千的战斗了。
一边打着雷家破旗的人马是进攻方,实在是有点东西,居然还能调来十几名弓箭手,远远对方家字号的寨子放箭施压。
不过很显然,方家也不是善茬子,早就在寨前立起了不少拒马,设置了许多陷阱。
雷家攻寨的时候,方寨之中也是哄闹嘈杂,一批持着土铳的人上墙,直接开始杂乱无章的反击。
火铳的爆响出现以后,作为攻击方的雷家队伍一下子就有些约束不住。
李世遥见了,也没什么讶异。
雷家虽然准备充足,但毕竟不是正规兵马,就连流贼和山贼都算不上,这么迅速分出胜负,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这时候方家的人倒也是悍勇,寨门打开,从中冲出几十号拿着马刀的人一顿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