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皇帝看来,“帝国议会”向联合国转变的前提是全球大趋势的变化。
现在还是帝权、王权、皇权至上的时代,联合国太超前了,提出来只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但历史的车轮可以延后,却不能阻止,资本主义的勃兴在欧洲是早晚的事儿,大明百姓看清皇权本质,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往少了说,再过三四百年,往长远了说,顶天有个七八百年,神罗或大明、奥地利等国内部就有很大可能性会开始出现民权意识的苏醒,这是必然的。
这就会造成推翻帝制的革命。
到了那个时候,崇祯皇帝设想中的大明,不会做被完全推翻的沙皇俄国或英法帝国,会进入老美那样的转型期。
相应的,现在成立的这个完全以大明做主的“帝国议会”,也可以转变成所谓“两超多强”投票的模式。
这种模式看起来是顺应历史进程,但实际上的根子不变,两超多强的格局依然主导着整个世界。
数百年后,联合国的出现会堵住大多数人的嘴,但是在这之前,现在的世界上只需要大明能一言做主的帝国议会。
崇祯皇帝对斐迪南三世的自作聪明很不理解,这玩意提前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给现在好不容易要形成的两超多强格局找麻烦?还是让大明没办法明着对欧洲下手,他们好逐渐脱离东方的掌控?
可以确定的是,斐迪南三世要么是完全没想到会有这种后果,要么就是也和崇祯打着一样的想法,在为后世开创局势。
如果说崇祯极力为后世大明奠定的是这个两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费迪南三世有可能就是留下神罗脱离大明独立的机会。
思虑再三以后,尽管内阁大多数都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三世的这个提议,崇祯皇帝还是一口否决。
而内阁首辅蒋德璟和如今的内阁大佬、六部要员们也都很懂事儿,直接派人去用最强硬的口吻,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们自然明白,只要这位传奇皇帝在位一天,整个大明帝国就会完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就和当初甲申年一样,满朝文武的话,这位皇帝向来都是想听便听,真要不想听,你也没啥办法。
毕竟整个帝国的权柄都握在皇帝手里,现在崇祯在位时,是空前绝后的强大集权时期。
消息传到神罗宫廷,费迪南三世惊出了一身冷汗。
千不该万不该,就是在那个让大明成为如今世界唯一超级帝国的皇帝面前玩什么计谋。
要知道,人家大明可是计谋、策略和练兵方面的老祖宗。
自己在他面前搞了这么一出,对方明显碍于眼前即将形成的格局没说什么,但这并不代表他没看出来。
这封以崇祯皇帝口吻发回来的回信就是最好证明。
在信中,崇祯皇帝整篇都是一副你要是继续玩,我就换一个来扶持的态度,费迪南三世看完,再也没有任何想法。
这位大明帝国的皇帝,自己和他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还是别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冷静下来以后,斐迪南三世在大明帝国首辅大臣蒋德璟发来的《帝国议会宪章》上第一个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在他看来,以后整个世界的划分很明显,居中的大明帝国本土几乎囊括了整个亚洲,肯定是最为强大的超级帝国。
第二个世界性帝国就是眼下盘踞中欧的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至少有三十几个成员国和几百个贵族、骑士世袭领地。
承蒙崇祯皇帝不计代价的帮助,曾大权旁落的费迪南三世又渐渐掌控了这些公国国王的废立权。
可以这么说,没有大明的帮助,就不会有如今这个神圣罗马帝国。
至于其余的“多强”,则是以西班牙帝国和奥地利最为强大。
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曾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在本世纪初,他们的无敌舰队被不列颠人击溃,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从那以后,在海陆又被崛起的马车夫荷兰、葡萄牙等国击败,欠了大明帝国巨额外债以后,逐渐沦为大明帝国的傀儡。
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大明不想西班牙帝国动手,并且保持结盟的态势,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就不会顷刻间崩溃。
奥地利是近期崛起的一大强国,在波西米亚战争中击败了奥斯曼军队,占领了奥斯曼人垂涎已久的匈牙利地区。
在那之后的半个世纪,奥地利遭受奥斯曼帝国疯狂的报复,直到崇祯二十七年大明向奥斯曼宣战,才得到缓解。
在宣战后的初期,大明远征军以外又有相当一部分军队自亚洲出动,顺道灭了正苟延残喘的俄罗斯帝国,进入奥匈境内。
经过短暂的商讨,当时的奥地利皇帝拒绝大臣抵抗的建议,命令奥地利军队放下武器,接纳明军进入各个城镇。
崇祯二十七年,大明开始在奥地利首度维也纳设置大使馆、总督府和东厂分署。
去年,崇祯皇帝宣称,日后的奥地利新王若没有大明皇帝的册封,便不算奥地利国王。
此举遭受奥地利国内大臣的集体反对,但是很快,明军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清洗活动,将所有反抗的贵族当街吊死。
自那以后,奥地利便和西班牙一样,几乎成为大明在境外的殖民地。
除西班牙、奥地利以外,又要有被大明强行打得“改朝换代”的马车夫荷兰,还有英国公一系世代镇守的不列颠,王位更替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