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这个地步,罗士信个人对于郑丽琬依旧活在世上这一事情,已经不报多少希望了,只是秉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心态找下去,尽管在心底深处依旧有那么一点点的期盼……期盼她能够活着,回到他的身旁。
他的足迹踏遍了受灾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天都要翻上百具尸体辨认,毫无所获。
这两个月里,李建成也充分的发挥着自己的能力,这个历史上能跟李世民斗得旗鼓相当,甚至压得李世民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的人物,政治手腕委实惊人。
在魏征这个政治水平一流的大才的辅助下,河南灾难一天一天的成为了过去式。
水患带来了沉痛的伤害,却也留下来宝贵的资源。
那灾害所带来的烂泥是最天然最纯净的肥料,因此也有一句古话“洪灾过后,来年必是大丰收”。
是以李建成上疏朝廷,免去受灾地今年的赋税,提议修筑加固堤坝,将洪灾地开垦为农田,重新择址重建陕县。
一条条款福利,激发了受灾的百姓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向往,一个个燃起了全新的希望投入了灾后重建中去。
李建成决定离开了,灾区大小事情走向了正轨,他也不打算继续久呆下去。
他可一直没忘,在他离开朝堂的这两个半将近三个月里,他的劲敌一直如同皇帝一般,处理着大唐的事物。更可气的是他上疏李渊提议的一些灾后重建政策,那大红的“准”字是李世民批得,仿若他们身份互调了一样。
李建成不可能在河南继续耗下去,号召三军打算撤离。
这消息一传开,整个河南震动了。
十万受灾百姓夹道相送,十数万四周未受灾害影响的百姓也赶来瞻仰义勇之师,若不是这群最可靠的将士,他们的家园又岂能保得住?
二十多万百姓排成了如长龙一般的队伍,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欢送着历史上第一支抗洪救灾的军队。
李建成作为总指挥太子走在了最前头,山呼海啸一般的“太子千岁”响彻天地。
在他之后是魏征、李艺、雷永吉、张平高、苏定方一干大将,也受到了热烈的欢呼。
在他们之后走在最前头的是天节军,这是李建成刻意安排的。
罗士信率领的天节军此次救灾的表现归纳起来,唯有十二个字:“功劳最大,名声最少,默默付出”。
天节军在这次救灾中跟着罗士信出力最大,也最辛苦。不是在第一线对抗黄河决堤口岸,就是在第二线挖掘堰塞湖,或者深入堰塞湖搜救。或许因为不够贴近百姓,获得的赞誉什么远远比不上其他军队,但李建成知道没有天节军就没有现在抗灾的大胜利。
李建成在这方面还是很公正的,给了天节军相应的待遇。
天节军上下与罗士信接触的时间不长,对于他揽尽苦事累事的做法很不理解,直到现在他们接受万民欢呼的时候才有所明悟:上阵杀敌是保家卫国,这与洪水抗争何尝不是保家卫国?
同样的保家卫国,何分彼此?
至于罗士信并不在此列之中,他在照顾郑仁基。
郑仁基因为挂心女儿病倒了。
“小女福薄,无缘与大将军结为伉俪,大将军也不用对我这老头子花费心思了。”郑仁基哀由心生。
罗士信道:“岳父大人这是说什么话,不管丽琬是生是死,她都是我罗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