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拍着胸口说道:“大统领,我们召集了三千骑兵,冲垮这些乌合之众没问题,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就能把人都赶出去,用不着营兵帮忙。”

“不许胡说,”李榆呵斥了一声,转脸对谷可立说道,“人命关天啊,要给乡亲们一条活路,今天的糊糊里加盐,还要做稠一些,再多加山药蛋。”

谷可立点点头,张嘴刚想说什么,李榆已经下了土丘,向流民走去,莫日格、高黑子和一群侍卫马上跟在后面,王昉追上李榆说了一声“大统领,我知道该干什么”,一溜烟抢先跑过去。

李榆走进流民中间,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这里凌乱不堪,还散发出一股股臭气,老百姓面黄肌瘦、神情麻木,在寒风中冻得直打哆嗦,看到来了一大群兵,吓得赶紧躲开,从远处注视着他们。李榆转了一大圈后,走到一口大锅旁要了一碗糊糊,然后挤着几个老人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喝起糊糊,老百姓有点不知所措,一起呆呆地看着他。

“您,您是个大官吧?”一个老人壮着胆子问道。

“算是吧,我是归化总兵,”李榆继续喝着糊糊,一抬头发现周围已经跪倒一大片,他几口把糊糊喝完,放下碗说道,“今天的糊糊挺管饱的,里面还有山药蛋,赶紧起来喝吧,也许过几天连糊糊也没了,关外比关内更缺粮啊。”

“大人,您别赶我们走,如果不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我们也不敢叨扰您啊。”

“大人,关内没活路了,我们老的死了也罢,娃娃们可以给您当兵,只要给口饭吃就行。”

“大人,我们还记得您的黑鹰军进过山西,您收留过那么多乡亲,把我们也留下吧,我们不怕吃苦。”

老百姓以为要赶他们走,吓得跪在地上使劲磕头哀求。

李榆摇头道:“你们苦,丰州人也苦啊,朝廷不给粮饷,我们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这片苦寒之地养不起人呀,你们来了只能大伙一块饿死,我想帮你们,可用什么帮你们啊?”

是啊,关内都没活路,关外又怎么活得下去?老百姓绝望地哭成一片,无论李榆说什么,他们都跪地不起——老百姓都被官府管傻了,李榆叹了口气低头走了。

王昉这时押着几个人走来,兴奋地告诉李榆,这群流民中有几个说话管用的,其中一个还中过举人,他把人都带来了,也许能派上用场——白莲教在北方民间极具影响,只要有民变就有他们的人参与其中,王昉闻着味也能找到同伙,三下两下就摸清流民的情况,还把其中的头找出来,李榆马上来了兴趣,打量起那几个人。

“大帅,我真的没干过反贼呀!老天可以作证,是贼拿刀逼着我做些写写算算的事。”为首一个面目白皙的中年人见李榆盯着他,以为要翻他的旧账,吓得跪倒在地。

“你就是高举人,关外蛮夷之地也敢闯,好气魄,请起来吧,抓贼不关我的事,”李榆笑着摆摆手,见这个高举人死活不起来,一翻脸抬脚就踹过去,“你们这些关内人怎么就喜欢下跪磕头,给我站起来说话!”

高举人爬起来可怜巴巴求道:“大帅,这几天喝你们的糊糊,脚下发飘,求您给几口干的吃,让我说什么都行。”

高举人几口就把两个窝头吞下肚子,然后打着饱嗝说道:“大帅说这里是蛮夷之地,非也,说书人都说大您是流落关外的山西人,认祖归宗为大明开疆拓土,比万历朝的马芳更胜一筹,大帅在何方,何方便是中华之地,何为蛮夷之地乎?老百姓就是仰慕大帅的威名才前来投奔。”

“用不着讲好听的,我要听老实话,老百姓不知道关外的险恶,你也不知道吗?你还不至于吃不起饭吧,说,你究竟意欲何为?”李榆厉声问道,顺便瞟了一眼王昉——这家伙把流传山西民间的《马芳传》改头去尾、添油加醋成《李榆传》,唆使说书人到处宣讲,难怪老百姓跑到关外投奔“老乡”。

高举人擦了一把冷汗,吞吞吐吐说起来——高贺,字正源,山西汾州人氏,家有薄财而且年轻有为,三十出头就考中举人,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却不幸被流贼掳去当了文案。高举人当然不想做贼,在贼窝里混了半年多,终于找机会逃回老家,但随即就被官府以通贼为由抓进大狱,这场官司一打就是一年多,家里人变卖家财向官府行贿,人总算被放了,举人的功名却被革了,而且家境也一落千丈。今年这场大旱,别人家没饭吃,他家也过得紧巴巴,听路过的逃荒人说北边的关外没有战乱,人人都有饭吃,镇守关外的李大帅还是山西人,最乐意收留同乡,他心里打起小算盘,功名没了留在关内永无出头之日,关外的读书人少得可怜,也许那位同乡李大帅慧眼识珠会抬举他当个官,就算赌一把吧,一咬牙也混进北去的人流中。

“大帅,草民以为流民绝非包袱,而是耕战之本,乱世之中谁拥有更多的人口,谁就能成就大事,关外不养人但关内可以养人,大帅有称霸天下的武力,何不图谋关内?”高贺偷偷瞟了一眼李榆,下决心要显示点真才实学,“关内天灾人祸不断且越演越烈,正应乎天将大变之理,山西之地进可俯视中原之地,退可守太行、黄河之险,西可安抚西北揽虎狼之秦兵,东可兵临京师挟天子而令诸侯,且人口众多可供役使,煤铁富储可资工器,大帅入关登高一呼,除恶吏、聚民心、兴水利,开阡陌,奖耕战、


状态提示:第298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