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四章煽动
……
不一会,更多村民陆陆续续地来到了祠堂。
这些人虽然已经穿上了刚发的衣服,但无论男女,几乎个个面皮青灰,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
正对祠堂大门口的地方,堆成半人高的粮袋附近,聚集了十多个孩童。
这些孩童中,最小的看上去只有三四岁,正好奇地盯着林啸等陌生人看,好像他们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似的。
最大的,也不到十岁的样子,其中的男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全部光着身子。
几个小女孩倒是穿着“衣服”,说是衣服,其实也都是补了又补,连了又连的,早已稀烂的破布条,连屁股也没有遮住。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正一脸兴奋地,围着粮堆跑来跑去。
和成年人不一样,这些孩子还不知道生活的艰辛。
他们虽然跟着大人一起饿肚子,实在饿急了还会哇哇哭闹,可是,一旦身边有新鲜事发生,童真使得他们立刻便忘却了一切烦恼,兴奋地跑前跑后……
“这些孩子,都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林啸暗想。
在后世,这么大的孩子,要么还在母亲的怀中撒娇,要么正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用他们纯净的目光认识新世界,接受新知识……
“假以时日,一定要在各地广办学校,让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
他想,“还可以办一些夜校,让他们家的大人,也一起来读书识字。”
办夜校,不仅可以进行全民教育,降低百姓的文盲率,还能让大家在吃饱肚子后,在闲极无聊的夜晚消磨时间,也算是一举两得……
然而,正想着,他忽然发现,这些**着身子的孩童,也全部脸色青灰——跟他们家大人完全一样的面色。
“怎么成了这样?”
林啸指着自己的脸,问施修德。
“村里,已经缺粮很久了……”
见林啸脸色难看,老村长苦着脸,讪讪的说。
原来,因为缺钱买粮,大部分青壮被迫外逃垦荒,偷偷种些粮食给家人充饥。
但是,由于害怕被捉回,他们只能舍近求远,放着西落湖周边的良田不敢动,却远远地躲去别处,挑一些土质贫瘠的边角地,种些容易成活且不起眼的杂粮,其中种得最多的,就是芋头。
这种东西虽然量大耐饥,但是,长时间食用,脸上就会灰青灰青的,明显的营养不良……
随着村民们慢慢的围拢过来,分散走访的特战队员们,也大多回来了。
在走访过程中,战士们发现,这个村落的确穷困到了极点,家家户户完全称得上“家徒四壁”这几个字了。
从他们的口中,林啸了解到,除了饥饿,他们在穿衣、出行等方面更加凄惨。
为了节省,许多盐丁在平时干活时,其实都习惯了一丝不挂,只有外出时才穿上衣服。
一些孩子生得多,最为穷困的人家,全家五六口人却只有一件衣服,谁出大门谁穿,其余的只能光着屁股窝在家里,有人一个月都轮不到出门一次……
了解这一切后,同情心引起了特战队员们强烈的不安,有的人还流了眼泪。
人类,对于自己同类的疾苦一般都有些麻木,只有在感受特别震撼时,才会产生强烈的怜悯之心。
“老村长,我先讲几句,”
见人差不多到齐了,林啸对施修德说,“咱们准备放粮。”
“好的……首长。”
施修德的嗓子有些发颤,这句话,已经等了很久了。
林啸站上门前的台阶,上千双眼睛立马盯着他。
“乡亲们!我们给大家送粮食来了,”
林啸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挥了一下手,“暂时先发五千斤大米,每人发五斤,每个壮劳力,再加三斤!”
一阵难以置信的沉默。
沙成哲立即翻译,全场这才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
施家父子怕大家听不懂首长的话,昨晚已经召集了一些年轻人,要他们按暗号及时欢呼,可是,现在他们居然忘了打暗号了。
幸亏沙成哲机灵,要不然,这些没出过远门的文盲,最多只听得清“大米”这两个字。
欢呼声渐渐低下去,旋即却被群众感激的热泪所替代。
瞅着堆成半人高的粮米,许多老年人都流下了眼泪,几个妇女甚至开始低泣。
“衣服,大家都已经拿到了,不过还不够多,也不合身,”
接着这刚刚静下来的声音,林啸继续说道,“但是,我保证,后面还会有更多的,除了衣服,还会有布,妇女们可以按尺寸自己做!”
沙成哲翻译的话音未落,人群中又是一阵欢呼声。
“马上,老村长就会报户主的名字,大家按次序上来领粮食,不要争,人人都有份!”
“乡亲们!我们要靠劳动来生活,不能单靠救济,”
林啸趁势鼓动起来,“现在,江南大量缺盐,大家拿出力气努力生产,海盐有多少,要多少!”
“我们有的是力气,盐,要多少有多少!”
在施家父子和周围的几个人的带头下,群众的热情,终于被煽动起来。
“乡亲们!鄙人沙成哲,也是本地人,读过几年书,”
沙成哲看到气氛很热烈,赶紧站出来,“过去,鄙人被翟大户生生霸了房产田地,最后连祖坟都给他刨了,欺负得活不下去了……”
说到惨痛处,他拿衣袖不断的擦着眼睛,下面的群众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