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科幻未来>深空之下>第十一章 科技大发展

光凭这一台引力波望远镜,人类的观测能力就超越了绿光文明。

不仅是于易峰,所有天文学家也把它当做了宝贝,所以这个问题也只是在报告中提了提,没有正式上纲上线。他们都知道,引力波望远镜不容损坏。

于易峰随即家以及物理学家打电话,让他们来舰长室一趟,共同商讨问题。

确定人类的位置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人类下一个落脚点,但引力波望远镜也同样重要。

他必须和这些科学家把问题探讨清楚……

“……于舰长,对于您这个问题,损坏的风险肯定是有的。”

一位约摸六十岁的天文学家解释道:“即使引力波望远镜用大量的护甲保护,依旧有损坏风险。主要危险不是宇宙微粒,而是来自太阳的伽马射线。”

“太阳经过爆炸后,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形成了一颗类似于白矮星的星体。这个演变过程还在持续进行,虽然活动相比以前弱了许多,但依旧有可能飚出高能伽马射线。”

“……要是这些伽马射线恰好打到望远镜上,什么护甲都没有用,统统都会瞬间融化。虽然被击中的概率不是很大,但依旧存在。”

于易峰点点头,这也是他比较担心的问题,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几率,他也不想去冒。

他转头问向几个材料学家:“有没有什么不错的解决办法?我们目前最好的防护材料能不能挡住伽马射线?现在只要你们给我一个准信,无论是资源还是能源任你们挑选,务必要保证引力波望远镜的安全!”

“只要一句话,可以?还是不可以?”

其中一位最负盛名的材料学家,名叫西莫夫,他沉思了很长的时间,最终还是为难地摇了摇头。

“恒星级别的伽马射线,不是我们的材料科技能够抵挡的。除了诺亚号的外壳,无论是火星飞碟材料也好,绿光文明材料也好,全都抵挡不住……”

“除非我们能将整个防御装置造的又大又厚,几十上百米厚的那种……”

“我们的飞船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外边建造东西也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将大质量的东西搬出去,会平白损失飞船的速度……”

说到这里,西莫夫顿了顿,“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再等几年。

我们离太阳越远,被伽马射线击中的概率也就越小。而且太阳的活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因为接近光速运动的关系,我们里边的一年,相当于外界的五年左右。”

于易峰听懂了。他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个问题短期内是无解了,要么就是冒风险,要么等一段时间……

科学就是这样,不可能因为某个领导的意志而发生任何转移,连外星材料都没办法做到的事请,人类材料就更做不到了。甚至连行星级别的超级舰队,都被超新星化为了星际尘埃,足以见得伽马射线的强大威力……

除非像诺亚文明那样,科技进步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方,他们或许能够操纵宇宙常数、宇宙规则、物理定律等等,才能让诺亚号的船壳安然抵抗住整个超新星。

自然地,西莫夫也不可能因为于易峰很严肃地一段话,就冒然答应他。

这些科学家都是属于人类世界顶尖的大科学家,自然不是好大喜功之辈,对于没办法做到的事请,他们不可能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能够做到。这完全是个人品德问题,这些大科学家能够到达如此境地,自然有一番自己的道德标准。

于易峰皱着眉头,感觉非常犹豫,是要冒风险呢,还是再等几年呢?

“我认为还是等几年比较好。”那位年纪较大的天文学家开口道:“按照目前的星空图,我们的前进路线上并没有其他的恒星,距离21.3光年处的187j3x1号恒星已经是最近的一颗,也是我们比较好的选择。”

“就算我们用核弹爆炸来改变运动方向,只能改变一丁点……”一位物理学家说道:“在这种速度下,我们能改变的幅度很小很小,基本不可能让飞船正对着飞向187j3x1号恒星……”

实际上和物理学家探讨了之后,他们普遍认为改变方向会造成诺亚号大量动能的损失,而人类目前的资源短缺状况,需要较强的相对论效应来进行赶路。

眼见如此,于易峰也只能沉下心来。

事实上,他也觉得自己太过急躁了些,他真的想快点早一颗行星,摆脱目前这种资源窘迫的困境。

但就算有了精确的星空图,人类也没法隔了几十光年就调整方向。毕竟这可不是用手掰一下水龙头就行,而是得用大当量的核弹轰炸,必须慎之又慎……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也是沉下心思,不再过问这个天文学的问题。他只是一门心思抓着社会制度改革以及其他科技方面的进程。

不得不说,人们的科研方向实在太多,诺亚号上的三万名科学家都有些不够分配。

飞碟造物、火星病毒、长寿病毒、绿光无人机、完美素、曲率空间、太阳爆炸等等据……这几个方面可以说涵盖了科学的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航天航空等等无所不包,任何一点的突破都能点亮大量的科技树。

一份份科研报告如同流水线一样,科学技术的突破仿佛不要脑子一般……

忙并快乐着!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以往几次的忙碌是为了应对生死危机,但现在的忙碌完全是人们自找的。

社会制度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科技大发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