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小古龙问:“真的是这样吗。”
“真的。”
然后画面瞬间改变,直接就是成年古(龙),也就是司徒安扮演的角色在愤怒的询问:“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父亲答:“是的,是真的,我必须走。”他就这样抛弃妻儿离去,小古龙已是少年古龙,司徒安扮演,看着他他迷惘,不安的眼神,观众都生出同情之心,但观众普遍还是把他当做司徒安。
前奏几分钟交代完毕,一直到男主认识叶欣扮演的第一位夫人,这部传记电影才开始有味道了,因为电影观众发现,童,或是代笔,或是亲自写书,经历了不少波折的司徒安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终于开始有那么点古(龙)的味道了,其实不少影迷都是来看杨思恩的,只有真正的古(龙)粉才冲着这部电影名字去的,即便在我猜这个综艺节目里,少量粉丝还是比较认可司徒安的造型,不过看过我猜的人并不多。
直到杨思恩扮演的菲佣mary出现在瑞芳镇,讲着搞笑的菲律宾普通话向正在散步的古龙夫妇自荐保姆,照料家务,照料有孕的女主人,电影才因为这样一个角色的出现变得有了几分味道。
mary的出场,活跃了电影的气氛,使得传记电影常有的枯燥荡然无存。
和杜文哲扮演的倪框认识也是很重要的内容,除了交代两人的友情,也是为了将来和金庸先生的见面做一个铺垫。当电影演到古(龙)构思《风云第一刀》时,杨思恩客串“娘化版李寻欢”那段,全场观众爆笑,为沈函的神奇构思感到由衷的佩服。
观众这才发现杨思恩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菲佣,也客串着小说里一个个名声赫赫的大侠,“李寻欢”,“叶开”,”沈浪“,“楚留香”还有“郭大路”.....如之前宣传时所说,这不是古龙想象,是电影公司拍给观众看的,活跃气氛的,毕竟那些传世的小说也是必须要做些交代,使得这部传记电影更富有浪漫气息,更昭显文化底蕴;杨思恩扮演的菲佣mary更是特殊的旁白,有些话由她说出口来更好。
而在构思这部小说时的古龙,如广大粉丝想象的那样,坐在书桌前,一杯红酒,一卷纸,一支笔,在柔和的灯光下,深邃的目光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辉,他那凝思的表情非常到位,特别是端着红酒的潇洒惬意和怡然自得,和很多书迷几十年来脑补过的画面差不多,这样,一个多小时后,观众忽然发现司徒安不仅是在出演这个角色,形象上也有些那么接近了。
最神奇的是,杨思恩不管如何表现,她都很难取代司徒安,成为真正的主角,这就是导演的功力,他用杨思恩的可爱来衬托司徒安身上特有的文化气息,两人相辅相成,逐步与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的人融合在一起。
观众终于明白沈函当初为什么要强行签下司徒安了,就是为了这部电影啊,如果司徒安一生中就演这一部电影,也值了。
电影的重头戏当然是古龙和金庸第一次会面,之前,mary开玩笑说:“不得了,金庸先生夸一句‘台湾的古龙不错,你表面上不说话,其实我知道你很得意。”。古龙淡然一笑,表示不以为然,从这个时候开始,古龙的形象更加饱满,因为他演出了一个有点虚荣心的古龙,古龙也是需要表扬的,但他又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很在意金庸的表扬,他也有自己的野心,就是超越金庸,在数秒修正版的jj《曹操》音乐声中,古龙的这一笑显得意味深长,所以会心一笑的观众给司徒安的表演满分,给这段戏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