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四国演义系统>第215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5

听到皇帝的这番回答,苏宁才彻底的将心思收了起来!终于,这位文宣皇帝,被他的伟大蓝图被深深的套牢了。

所以,送点儿话不说,为他奉上了一个总结性的奉承。

“臣一定竭尽全力,那陛下的大汉王朝,可以真正的实现。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这个刘宏听完这番话,立刻激动的面色潮红,险些说出朕当与爱卿共天下这样的话来。

幸好他及时管住了嘴巴,否则光是这一句话,若是传出去,恐怕他都会后悔半辈子。如果苏宁真的凭借这句话,在将来的功成之日,强行向他索要半壁江山,否则就要起兵反叛,那到时候他该如何抉择呢。

吓出一阵冷汗之后,天子刘宏也就渐渐失去了谈话的兴趣,身为臣子的苏宁,自然也不好,就在那里干坐着,为了避免尴尬,他自然是主动要求离开,请辞之后,他不出意料的得到了皇帝的允准,并且顺利的离开了这座气氛令人厌恶的皇宫。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宁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才买足够的军粮,作为以后讨伐黄巾军的总指挥,他不仅要为自己的步数准备足够的粮草,还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军粮,用于支援兄弟部队,以免他们的战绩实在太差,清理倒塌的整体战略部署。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大多是因为受到后世的某些思想的影响,即便是不从战绩和整体战略效果的角度上去考量,我也不希望留给其他军队的指挥官们太多的口实,如果被那群家伙没带上一个抠门的帽子,那么一旦战争或者战斗失败,他们家顺着这个口子,找到可以推脱的理由和借口。

苏宁显然不想让那种事情发生,所以,他在洛阳城里的大肆采买,虽然惊动了当地的官府,但却仍然没有收敛的意思。

就连来个外地的一些疗伤,也慕名赶到他的驻扎之地,带来了来自颍川郡和汝南郡的许多粮食。

中原之地的富庶,在当时是很受人艳羡的,但中原之地的阶级矛盾,在当时也是非常受人非议的。中原的世家门阀,由于物质进展的速度非常之快,早早的便在湿地上形成了对于其他地域没法的碾压之势,于是,他们虽然在官场上飞黄腾达,但是在名声上,却经常要被人指摘,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比如说与宦官没发生矛盾,那些平时看他们不爽的官员,最后一拥而上的弹劾他们,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导致两次党锢之祸的缘由!而这一次黄巾起义,收到威胁最大的,也正是这群人所聚居的颍川郡和汝南郡。

皇甫嵩这个北地郡的门阀,为了防止那些官员们不肯认认真真的执行剿灭黄巾军的职责,便上书给皇帝,要求解禁那些党锢之祸受到牵连的文臣武将,有他们对故乡的热爱,前去平定那些中原腹地的黄巾军。

虽然这一点上,他本人是有私心的,毕竟他和那些人,也有着扯不清的牵扯,但是,如今这个大汉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谁还会有闲情逸致在呼唤官们的脸色,左右,他只是名义上的总指挥,而实质上的总指挥,都是他旁边的苏宁。

苏宁对于他的这个做法,也是给予了支持和肯定的,因为他在接下来的五年,就要着手对付宦官,而对宦官最为憎恨的,莫过于两次党锢之祸的受害者,虽然他们也是苏宁今后重点打击的目标,但世间的世家大族太过强大!即便倒下了一批,也会有新的一批站起来,想要彻底的预防他们的兴起对天下造成的危害,光是在军事上消灭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苏宁知道,唯有改变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才能够给文明的发展指明一条新的道路。

在这方面上,他已经做好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布局。

科举制度,他在他的手中,提前400年出现。而且他准备套用的科举模式,是宋明时期比较成熟的版本,哪怕是如今,已经身居高位的召唤者,也需要有一个进士的头衔,以便作为以后晋升的标签,否则的话,他们的上升空间,将可能受到最大的阻碍,除非这个人的专业才能,对于苏宁体系或者大汉王朝来说,的确是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否则,他能够触摸到权力巅峰的可能,将会为这个制度宣布为零。

至于本地的那些读书士子,苏宁已经按照凉州的成功经验,为他们准备了一套难度极大的试题,这套题目不同于科举常用的主观题,他的绝大部分,是由客观题组成的,不然作文这种分值偏高的主观题依旧存在,但是,文章的精彩程度,毕竟也是考量人才的标准之一,如果因为八股文和文飞宇的弊端,而将这一点也某出的话,那未免是太看不起传统文化对于后世之人的影响了,而且,光是一个矫枉过正,带给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可能是不可估量的,哪个当权者,都不会冒着这样的风险,为子孙后代带来无穷无尽的后患。

苏宁的这一构想,随着到他军营当中贩卖粮食的山谷而传播出去,尤其是荀彧的亲族,他们在与荀彧的往来书信当中,早就得知了苏宁的某些想法,而如今,苏宁在天子面前得到重用!当年那些只在凉州推行的方法,以后恐怕就要遍及天下,而他们这群世家大族往日所学习的谶纬之学,恐怕以后不能再帮助他们做官了,这让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非常厌恶苏宁这个人。

但是苏宁可不在乎那群人怎么想,他只是非常高兴的发现,春雨的家里人竟然卖给了他不少的粮食,其中还有往年


状态提示:第215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