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四国演义系统>第220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10

只是这第四大巨头,此时正在和何仪手下的近十万黄巾军纠缠。

虽然苏宁和他的部下们,是怀揣着决死之心冲向对手的,但他们只是通过分割包围的简单战术,确定了对方的一个突出部,其数量大约连5000人都不到,而且这次战斗当中,重步兵暴露出了他们激动缓慢的严重劣势。如果他们继续参加之后的战斗,恐怕会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团团包围,就此陷入到极其危险的境地当中,所以,埃提乌斯带领着他的重步兵军团,立即撤出了这场战役。

但何仪的黄巾军,却没有停止追击他们的意思。好在,苏宁立即派出了轻骑兵,掩护他们撤退到了一个山坳之中。

这处山坳其实也比较平坦,按照道理来讲并不适合做藏兵之地,但在豫州这么个平原地带,能够找到这样的山坳就已经不错了。

接下来的战事,对于苏宁来说就变得有趣得多了,他竟然利用轻骑兵在速度上的优势,不断吸引着那些黄巾军追着他们逃跑。而他们在渡河的过程当中,由于马腿的长度优势而占据着巨大的便利性,这样他们可以轻易的摆脱掉敌人的追击。

不过这个过程当中,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对这一带的地形并不熟悉,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会面临着市场被围困的局面,好在,他们的战斗力还勉强够用,足够让对手在招架不住的情况下,让出一条通道来。

这一过程当中,极品美男们也会有出现损伤,但阿提拉却对这种战场环境非常适应。他将自己的部下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负责阻挡追击的敌人,一部分负责全速撤退,拉开与敌人的距离,另一部分则在这个时间段负责休息。

待到敌人追击过一段时间之后,原本疯狂撤退的那一部分,便开始停下来休息,原本在休息的那一部分,则需要主动出击,袭扰敌人,以便掩护刚刚与敌人接触的那些队友,能够顺利脱离与敌人的战斗,全速撤离。

阿提拉的这种作战方式简单有效,但在作战的过程当中,也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那就是因为敌人的人数实在太多,导致正在休息的不想被搜索前进的敌人发现,而正在撤退的部下却一头扎进了不明真相的敌人群中。

在这一点上,熟悉中原地区基本状况,知道步兵的数量如何对骑兵造成威胁的本土将领,显然有着更多的准备方案。

文聘这个南方人,知道如何在水道纵横的地方,施展骑兵的优势兵力。原则上他的战术与阿提拉的并没有本质区别,但重点在于,他将部队分散成了更多的小股部队,有更多的兵力,在同一时间得到休整的机会,而且,他更注意对周围地形的侦察,多次将敌人引诱到一个河流形成的三角地带内,然后利用骑兵的优势,那些敌人发动涉水突击。敌人因为没有想到这一点,很快被他们包成饺子,三下五除二就被消灭掉了。

不过这种策略也有几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单次消灭敌人的数量不会太多,因为能够追的上他们的大多数都是敌人当中的精锐,不过能够剪除精锐,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了。

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这塔所共有的,那就是对战马的依赖程度太大,尤其是对战马的体力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这里可不是战马们熟悉的凉州草原,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的损失比例,将会进一步提升。

幸好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带领着自己招募的乡勇,赶到了苏宁正与黄巾军纠缠的地方。

不过今天他们双方合力,兵力也没有达到黄巾军的1/6。曹操在见到苏宁的第一时间,就要求苏宁立即在他的掩护之下撤出阵地,然而苏宁却严词拒绝了曹操的要求,他主张与对方战斗到底。

这一次,苏宁策划了一个迥然不同的战略部署。他准备用他自己作为诱饵,吸引何仪派出重兵追击他,然后再让其他的军队寻找机会,消灭汝南黄巾这股势力。

不过苏宁的这个计划,在刚刚提出之后不久,就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原因非常简单,且不说他亲身做饵,会给他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就算他能够吸引何仪派出主力进行追击,他们这边也没有一个有利的地形,进行以逸待劳的大决战。

但苏宁却告诉他们,这次不会有什么大决战,因为在经过这段时间的消耗之后,本就不营养不足的黄巾军,目前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在远程追击汤的时候,还能够保持完整的建制,也就是说,他只需要在前面一路跑,而后面的黄巾军,几乎就会在追逐的过程当中简体,那么对于苏宁的部下来说,要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件,那就是派出所有的快速机动力量,将失去建制的黄巾军逐一击破!如果这个计划进行得顺利的话,当苏宁从汝南郡逃到颍川郡的时候,看了身后将会留下一股明显的行进轨迹,那就是追击他的黄金军们组成的疏散军阵!

阿提拉在见到这样的状况之后,欣喜的不知所以,对于他们匈奴人来说,只要不是结成方阵的,令人讨厌的罗马步兵,他们就有着充分的信心去战胜他们,而这群疏散的黄巾军士兵,对于他们而言,基本构不成任何威胁。

于是,大量的诊所弓被记到了阿提拉的账上,而他的手下们,如今只需要担心一个问题,还能够坚持多久才会卷刃。

这场战斗当中,就连刚刚前来报到的曹操,都顺便获取了不少的功劳,至于苏宁


状态提示:第220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10--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