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不科学的原始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华族的爆炸式发展
大的生产力,让华族能够腾出来更多的人手进行建设。

现在,以华城为中心,方圆上百里的距离内,到处都能看到修建道路,挖水渠的工人。

而在城内更是不用说,一条条新的道路被规划出来,工人们夜以继日的挖掘着下水道。

直径两米的水泥管道被埋入地下,城内产生的污水将会从这里通往废水处理厂。

一根根十几米高的水泥杆子被竖在了城中,对于这些新鲜的东西城里面的人充满了好奇。

四处打听才知道,这些杆子叫做电线杆,以后是用作给城内大规模供电的。

对于电,现在还未普及到普通族人的家庭里面,但是按照华城发展的速度,电的普及也要不了多久了。

就连华城的中心广场,也都开始了重建。

四根十几人合抱的柱状水泥建筑被竖了起来,据说上面要修建信号塔。

王四五每天都会跑到广场来催促进度,他告诉族人,如果信号塔建立起来了,整个华城,甚至以华城为中心,方圆百里的范围内,人们都能做到随时通话。

对于信号塔,普通的族人还比较陌生,但是华族的管理层却早就一清二楚了。

早在送往了华城周边的村镇。

这些小铁盒子里面装有电池,打开有一个按键非常多的东西,王伟称它为键盘。

而且还有一个如同锅盖一样的信号收集器,二十里的范围内,只要是同一频道的信号,这些铁盒子都能收集的到,正是因为这东西,让整个华族的联系变得非常的紧密。

而现在,巨型信号塔的建立,更是将二十里内的单项联系传递到百里以外。

而且有了信号塔,王四五说那铁盒子就能缩小到巴掌大小,到时候,不仅华族高层能够用这玩意相互联系传达命令,就连普通的族人也能通过这个在百里之外说话交流。

华族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的产物。

小到螺丝钉,大到一些钢板或者钢材,中间一些各种型号各种样式的工具,材料等等东西,都需要人来制作。

有需求就自然有市场,当华族的需求到达一个程度后,一些小型的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最多的一个月,各种各样的工厂资格证足足下发了九百六十多个,而这还只是检测合格,排放达标的,那些申请证件没有通过被责令整改的工厂更是多如牛毛。

工厂增加的数量并没有夸大,毕竟一件商品,往往需要好几个不同的工厂相互协作才能生产出来。

就拿最简单的塑料打火机为例子。

塑料外壳,金属配件,火油还有火石,最起码也得四家工厂才能配合生产出来。

一般的工厂,通常只有十几个人。

但是一旦投入生产,人们就会发现,这点人手根本就不够用。

在市场上收材料的,送货配货的,对外联系的,外加上车间的生产工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而生产出来的商品,不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拿到市场上去,就能被一抢而空。

在这个时代,和地球上那改革开放的时代有许多的相同。

相同的地方就在于,挣钱实在是太容易了,而且整个市场上面的东西都做不完,根本没有什么竞争。

而不同的是,华族的人口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市场上的人工足足翻了一倍。

尽管如此,所有的工厂还都招不足人。

甚至有的工厂,厂房已经扩建了,工具也都添置了,却苦于无人工作而空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利益的驱使下,族人们自发的外出,寻找人口对华城形成补充。

他们带着食物,带着一些例如打火机之类的,在华族不稀奇,但是在外面却非常神奇的小玩意从华族出去。

去寻找华族之外的一些部落。

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能够带几个人回来,给他们的工厂补充人口。

或者说,充当披肩客的身份,将这些人卖给一些工厂,赚取利润。

王伟永远也想不到,自己一直担忧的人口问题,在利益的驱使下居然被族人自发的解决掉了。

每天,都有无数的人被带到华族。

他们或是被这些商人用廉价的陶器,打火机或者一些简陋的武器换过来的,或是被人哄骗过来的,或是被强迫带回来的,自然,也有人对华族慕名已久,有人带路,自发的过来的。

来到华族,不论他们最初是愤怒的,恐惧的还是开心的,但是过来后,看到了华族的样子,都是震惊的。

华族的人工已经涨到了天价,但是这些通过特殊渠道过来的人,却贡献着最为低廉的劳动力。

中间的利润,比干什么都要高。

对于这些民间自发的行为,桑龙早就汇报给了王伟。

很快,一系列关于民间从外带人的政策便连续出台。

大部分,都是持鼓励态度的。

在政策的支持下,华族的人口,在自行车骑士之后,再次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

短短一年的时间,华族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百万之巨。

不过让王伟担忧的是,这足足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圣地那边的战舰并没有过来。

双方之间距离太过遥远,又无法通讯,谁也不知道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类似于橡树,柴油树之类的圣地植物已经通过王伟的改造,在华族大范围的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七章 华族的爆炸式发展--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