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二百零三章秦宜好细腰

交趾郡太守士燮依仗象群耀武扬威,认定扬州军队不是对手,有些忘乎所以了。

因为有大象助阵,交趾郡太守士燮孤注一掷,企图一举消灭来犯的扬州大军。扬州大军设火阵致使象群疯狂,反噬交趾军队,反而加速了他的灭亡,数万军队灰飞烟灭,这是士燮始料未及之事。

士燮将军队抽调一空,交趾三郡几乎没有多少军队防守,接下来的战争变得简单多了。

初战告捷,扬州大军乘胜追击,消灭残余势力,从陆路迅速挺进交趾,水军则从海陆直插九真郡、日南郡,彻底掌控交趾三郡。

多年经营,在交趾郡这块不大的地方,太守士燮家族实力雄厚,可以说一枝独大。但在扬州强大军队面前,再雄厚也是纸扎的,交趾郡太守士燮死于战场,士燮家族失去了保护伞,成为待宰的羔羊。

扬州牧秦宜之所以没有采取招安士燮的任何举动,而是派出大军征讨,绝对有原因。

因为秦宜知道将来所发生的事情,秦汉时期,这里属于管辖范围,后世这块土地独立出去了。历史长河中,中原变迁,改朝换代,对这一带边远地区掌控越来越弱。再后来不用说了,土著摇身一变成为主宰,小国从南往北渗透,完全吞噬这片土地,可谓小国侵略大国典范。

既然秦宜来到这个时代,他怎么可能允许这种后果继续下去,必须一劳永逸解决掉。

问题来了,如何彻底解决?

很简单,将这里变成汉民繁衍生息之地,再怎么变迁这里也是汉人属地。

目的明确,事情就好办了,无非采取极端措施,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历史上士燮的名声还不错,由于是文人出身,历史上记载士燮性格宽厚,为人大方又礼贤下士,当时在中原战乱纷起时,前来投奔的贤人智士很多,据三国志记载,流寓交州的著名人士有许靖、袁沛、邓小孝、徐元贤、张子云、许慈、刘巴、程秉、薛琮、袁忠、桓邵等,使交州成为一个难得的人才聚集地,士氏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

士燮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少有战争,所辖郡内秩序安定。而且士燮任用不少中原士人在交州传授汉字和中原文化,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北国名儒袁徽赞称他“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

按理说,士燮这种文人应该属于秦宜极力招揽的人。

但站在扬州牧秦宜角度,士燮作为地头蛇不仅无助于他的事业,反倒成为阻力。

究其原因还是走的道路不同,秦宜的目的是开疆扩土,他派去军队不是仅仅为了临时掌控交趾,为了地方一时安宁,而是一劳永固,彻底将大汉疆土向南推进。

秦宜不需要传播文化,不需要教授文字、语言,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把这块土地永久划定在大陆圈内。怀柔只能在短时间内起作用,不会保障永久牢固,或许朝代变迁,谁能保证这里不独立出去?

秦宜不会做傻事,耐心地去怀柔,对本地夷人教授文化、语言,去帮助他们进化,秦宜也没有那种义务,更没有精力去做这件事。

在这块土地上不需要安抚,只需要铁血,更不需要那些夷人。所以,作为当地最大的世家,士燮已经所代表的的势力不可避免成为秦宜统治交趾的最大障碍。

这是政治,无关乎仁义、道德、爱心在秦宜看来全都是扯淡。

搞怀柔有意思吗?木有用,只不过在某一时期发挥作用,时过境迁谁也难说将来会怎样。秦宜更没有耐心采取大融合策略,最简单、最粗暴的手段也许最能体现效果,且长治久安。

所以,秦宜选择了铁血。

在这一点上,文人具有天生的局限性,没有秦宜远大目光。

与其与文人打嘴仗,不如实际一点,快刀斩乱麻。

甚至,扬州牧秦宜连官僚体系都没有补充,直接采取军队管制。也就是说,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的旧官僚体系失去了作用,新的官僚机构也没有建立,在这里只有军队具有话语权。

这不是说不使用当地官员,人有人的作用,登记、记账等文职工作还是需要大批人,而当地的汉人也被招募到军队中,许多人懂得当地语言,当翻译参与管理,毕竟管理夷人也需要大批人辅助。

大批的屯田兵向交趾三郡开拔,第一批五万人早在战争之前已经准备就绪,战争刚刚结束,一声令下,屯田兵开进交趾三郡。这些人将来要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以后他们的家人也要随军。

在交趾郡,汉人、夷人、土著杂居,差不多一半对一半。而九真郡和日南郡,哪里的汉人少得可怜。确切滴说,尽管交趾属于大汉辖区,但汉人在这里不属于多数人种。

这种状况很快得到改变,军队将夷人、土著全部集中在一起,凡事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全部加入垦荒团、筑路团,至于种植水稻这种田间活,基本由女性包揽。

女人也分三六九等,年轻、有姿色的都被挑选出来,使用舟船送往扬州。不管怎样,这里都属于亚裔人中,不乏有美色。

据说,秦宜好美女、好细腰。

南人多细腰,大将于禁自然投其所好,精挑细选最优女人呈送扬州牧秦宜。

至于二类、三类以下,各有用处,宫内需要侍女、丫鬟,官员家庭也需要丫鬟仆人,哪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三章秦宜好细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