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宣而战的传统

就在俄国远东舰队日本海支队有一搭没一搭的在日本海东部巡弋的时候。就在俄国各种运输船在争分夺秒的运输驻日俄军前往大陆的时候。就在胜海舟正式下达对俄作战密令后的2小时后,日本海军的唯二的两艘装甲巡洋舰在夜幕的掩护下进入日本海东部,开始了自己的狩猎之旅。

不得不说,日本人在战术方面有时候安排的还是十分精细的,朝日号和初云号两艘装甲巡洋舰在1899年3月4号的夜晚在夜幕的掩护下避开了俄国人在双方控制线附近的巡逻船支,并且按照情报指示的信息,快速向这他们的第一个目标驶去,这是一支拥有2艘俄国海军运输船的船队,平均航速10节左右,第一艘装载着3000名俄军官兵和18门107加农炮火炮还有大量的弹药。而第二艘则装载着m 匹战马和2000名骑兵和步兵还有24门从法国人那里购买的还未拆封的75速射炮。

早在3天前,日本军方就已经从在北海道的间谍那里得到了近期可能有运载着大量兵员的运输船前往海参崴。得到这个消息并不困难,大量的物资需要装卸,大量人马集结不可能不被外界察觉。更为要命的是,这两艘船上的俄国军队到达港口的时间拖得太长,在北海道围剿日本人的时候,俄国都是几百人的小队进行作战,分布区域极其广泛,再加上道路被起义的日本军队破坏,补给不畅,大量俄军到达港口的时间都偏晚,自然逃不过日本间谍的眼睛。

要说为何没有舰船护航,首先,俄国人根本就无法找到足够强力的战舰为每一波运输船队护航,太子号和另一艘巡洋舰在海参崴没有返回。更何况日俄双方虽然暗战不断,但是毕竟没有正式宣战。日本人的正规部队也没有发起进攻,而原来一直在双方控制线附近晃悠的日本巡洋舰更是在前一段时间中离的远远的,这些举动在俄国人看来,是一种避战的姿态。既然日本人不想打,自己有必要护航吗?战舰出去一趟的花销可是很大的!

俄国人的想法很正常,但是奈何日本人从不按常理出牌,要知道,在徐杰那个位面。日本人都可以做出跨越半个太平洋去轰炸珍珠港的事情,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不宣而战出老千也是十分正常。更何况日本这个民族从不在乎道德上的压力,他们只知道无所不用其极的获取利益。至于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日本人从不考虑!

有战术没有战略这就是日本人最大的问题,不过井上良馨和秋山真之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既然迟早要开战,那么趁早先捞上一把不就行了?趁着对方还没有发威,直接一阵胖揍打趴下了比什么都强。这句话套用到徐杰那个位面的日俄战争时绝对没错的,但是奈何现在的日本海军。即使面对一艘俄国战列舰也不能保证吃定人家啊!一个小孩就算拿着棍子先拍一下,也不会吧一头北极熊怎么样,反而会让对手更加愤怒!

而现在春日和初云号正在做的这件事情足够让俄国人怒火中烧!在清晨的海雾逐渐散去后,两艘巡洋舰在广袤的日本海上搜索着运输船。在苦苦寻觅了3个小时候,终于两道淡淡的烟柱从海平面上升起。随后春日号首先转向向着烟雾升起的地方驶去。随后秋山真之的初云号紧随其后,战舰开始从12节巡航速度开始加速,锅炉工汗流浃背的将一块块威尔士煤添加到锅炉中,舰队的速度很快上升到17节。

“上帝啊,那两艘战舰不是帝国远东舰队的。”很快,两艘俄国运输船上的瞭望手发现了两位不速之客。维多利亚式的涂装,首尾的双联装8寸炮,还有极具英式风格的舰桥。让所有的俄国人如坠冰窟。

“日俄之间还没有选战,他们不会攻击我们的。”一名水手这样安慰自己。

“别做梦了。当年清日战争第一战就是日本人先挑起的,连宣战都没有,这些狡诈、野蛮的日本猴子可不会考虑道德上的问题。”一名陆军军官说道,当然,他自觉忽略了俄国军队的一些行为,尤其是在北海道做的一些事情。仿佛是为了验证他所说的话。一发8寸炮弹从4km外打来,落到了第一艘运输船左舷15米处。

“全部击沉,不要俘虏。”井上良馨看着远处正在逃离的俄国运输船队,冷冷的说道。随后通过旗语通知了后面的初云号。两艘运输船怎么可能跑得过速度一流的装甲巡洋舰?几分钟后这两艘战舰就被日本巡洋舰的炮火所笼罩。

为了节省弹药,日本舰队都使用6寸炮和12磅炮展开攻击,伴随着炮管的跳动和炮口喷出的一团团的火焰,一发发高爆弹在两艘俄国战舰上爆炸,黄绿色的火焰和毒烟很快覆盖了全船。就是后面那艘那艘俄国运输船升起了白旗,初云号也不为所动,一发发炮弹好不停歇的打在俄国运输船上,数千双眼睛恐惧的看着远方的两艘日本巡洋舰,他们终于知道了,日本人不打算俘获他们,数千的俄国人都将葬身在日本海之中!

“可恶的日本猴子,他们要击沉我们了。”“上帝啊,这些日本人是从地狱中跑出的恶魔,他们没有一丝的怜悯。”很快,绝望中俄国人终于开始骚动,大量的俄国官兵争先恐后的从舱室中跑出,然后跳入到日本海冰冷的海水中去。他们此刻没有时间考虑冰冷的海水是否会让他们几分钟之内就失去知觉!

很快,这两艘重载运输船就被纷飞的弹雨打成了两个燃烧的火堆,炮弹的爆炸声,火焰中传来的爆鸣声,船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宣而战的传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