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恐怖悬疑>诡故事会>第七章 清代玻璃镜
,老人有些诧异,不过他立即道:“请你稍坐。”他扶着桌子站起身,掀开布帘,走进了里屋。

老人几乎立时就出来了,手里抱着一个用黄布包着的东西,看起来这东西份量不轻,高远声急忙站起接过,把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老人示意他打开包袱,桌上已经没有位置放这个东西了,高远声只得将包袱担在腿上,他打开包裹着的黄布,那面镜子露了出来,他认出这就是老人当初拿到文化馆去的那面镜子,镜面已经裂成了两半,裂纹在岁月流逝中已经成了一条粗粗的黑线,他翻过镜子,昏暗的灯光下,他看到了镜背后精美的浮雕,一个女子正对镜梳妆,图案与龙承辉手里的凳子极为类似。

就是它!

高远声抑制住激动心情,他道:“这面镜子,您是怎么得到的?”老人笑道:“这是我的家传之物,是我奶奶的陪嫁。”高远声再次仔细看了看镜子,镜框下支着两只断裂的支脚,他道:“这面镜子好象是从什么东西上断下来的吧?”老人叹道:“这是一个梳妆台上的梳妆镜,‘破四旧’那会,梳妆台被红卫兵砸碎烧掉了,我扳断了这面镜子,偷偷埋在后院保存了下来,镜子上的玻璃就是当时心急弄破的。”“哦。”高远声道,沉吟了一会,他又道:“老人家,你奶奶留下的那个梳妆台,是不是还有一个配套的木凳子?”

“是的,”老人有些惊奇,“确实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木凳,是个鼓凳,就是样子象一只鼓那样的,”老人用手比划着凳子的样子,“很小的时候,我还见过它,和梳妆台一起放在老屋的后房里,你怎么知道还有一张凳子?”高远声轻咳一声,他掩饰道:“我是猜的,一般的梳妆台都配有凳子。”他又道:“那只梳妆凳,还在您这里吗?”老人摇头道:“从老家搬出来以后,就没有见过那只凳子,也不知道去了哪儿。”高远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叶飘浮在水面,茶水很涩,他在心里寻思,看来那只失落的梳妆凳,有很大的可能就是龙承辉得到的那只鼓凳,他又喝了两口茶,考虑了一下如何措词,然后道:“老人家,您这面镜子,愿意卖吗?”他最后决定还是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只是有些患得患失地看着老人,手抚摸着镜后木面上凹凸的图案,手感温润,这镜子的木框和那只凳子一样,并没涂上彩漆,而是刷了一层薄薄的桐油,他确定这镜子与那只凳子肯定有着联系,可这是老人的家传之物,他会卖么?又或者他会开出一个自己买不起的价钱,那么只好让龙承辉来想办法了。

“卖?”老人却笑了,他道:“这破旧的镜子谁会要?再说这是我家传下来的,我不会卖的。”果然如此,高远声有些失望,他道:“那么您当时为什么会拿到文化馆去呢?”老人道:“我听说东西如果被文化馆收下来进行展览的话,会给一笔费用的,展出结束会把东西还给原主。”高远声默然,当初文化馆确实有这规定,很多民间文物只是借用展出,给一笔展出费用,末了把文物还给原主。他叹了一口气,把镜子用黄布仔细包好,站起身,将镜子放在自己坐的藤椅上,他道:“老人家,打扰您了,我告辞了。”老人端坐椅中,并未起身送客,他若有所思地看着高远声,高远声笑了一下,他转身准备离去,老人却道:“请你等一等。”高远声停住脚步,他转身看着老人,隔了一会,老人慢慢地道:“这面镜子我确实不能卖给你,不过我可以送给你。”“送给我?”高远声吃了一惊,他几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老人点头,高远声又重复问了一句:“您是说,把这镜子送给我?”老人笑道:“是的,你拿走吧。”高远声喜出望外,他深怕老人变卦,并不多问,只是连声称谢,随即抱起镜子,老人将他送出了门。

这一天,龙承辉、张静珊还有小容正陪着母亲在后院垄地,那小小的菜圃里已经泛起一层绿色,一丛小白菜已经透出嫩芽,静珊母亲站在地边,她象一个将军一样指挥着三人,并有些得意地向他们传授着种菜的经验,门铃响了,小容跑去开了门,是高远声。

龙承辉用毛巾擦了擦汗,经过一上午的劳动,他已是汗流浃背,此时他对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是有着深深的体会和高度的认同,高远声礼貌地和静珊的母亲和小容打了招呼,张静珊笑道:“你先自己坐一会子,我马上就好了。”龙承辉却注意到他挟着一个用黄布包裹着很大的东西,看上去沉甸甸的,高远声小心地将手里的东西放在石桌上,龙承辉看着他,道:“这莫非是……”高远声点了点头,龙承辉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包裹,包裹里果然是一面破旧的玻璃镜子,他急急翻过镜背,镜子的背面刻着一幅女子梳妆图,图案似极了木凳上的雕塑,他不及问高远声镜子是怎么来的,只是激动大叫:“静珊,静珊!”张静珊站身身,她拄着锄头,头发湿淋淋地紧贴着额头,她喘息道:“什么事呀?”龙承辉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只说:“你快来,看看这个。”

看到那面镜子之后张静珊也极为惊喜,这是一面普通的玻璃镜子,镜面破裂,整只镜子很沉重,几乎有三十斤重,看来起重量应该来自那厚厚的木质镜框,镜框透出一股温润之色,木纹似水,她翻过镜背,镜子背面果然凸着一幅浮雕的图案,一个女子背向而坐,她一手搭在一个精致的小台上


状态提示:第七章 清代玻璃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