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汉血丹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血色峥嵘 溅落黄沙遍地

草原匈奴大军,想当年在冒顿单于的时候达到最为鼎盛。据说能征善战之士七十万余众。这虽然有些夸张,但总体来说,四五十万控弦的勇士还是有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白登山之围”中,匈奴骑兵出动了四十万,把高祖皇帝刘邦围困七日七夜,差点抓回漠北去放羊。

冒顿单于是天纵之才,匈奴从东到西这些后来的辽阔疆域,大部分都是在他的时期征伐扩张而来。而他的继承者,也都不是善类。在这百年之内,几乎可以说是打遍了周围的邻居,兵锋震慑诸国。

历代单于都是以强者的态度,对周围国家形成绝对的压力。不要说那些小邦国,就算是最大的邻居汉朝,对匈奴骑兵时不时的策马过界如入无人之境,也是妥协的时候多。

汉朝一直采取被动的措施,纳贡、和亲、予取予求……匈奴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只不过到了今天,这些好日子已经不再有多时了。

想要拿东西,就要战争,就要流血,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不甘心失去主导地位的单于羿稚邪,就这样在这个春天下达了严厉的征集动员令。

秘密集合起来的匈奴骑兵三十多万,都是青壮年子,各部落中最精锐的战士。而这其中,休屠王和浑邪王的人马,竟然占了将近一半儿。

在四五年前的雁门关大战中,遭受损失的都是别家部落的骑兵,而这西部草原二王的实力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波及。所以到的现在,休屠王和浑邪王这两位金兰兄弟共同的兵力,已经稳稳的压过了左、右贤王和耶律王那几个和他们地位相同的王爷实力。从而成为单于手下最重要的依靠力量。

人都是有野心的,他们又何能例外。在信心膨胀下,对于那位坐镇王庭的单于可汗的命令,在某些时候,便有些阳奉阴违起来。

这次单于大点兵,看这架势,是要与汉朝展开一次大的决战啊。深深了解单于羿稚邪意图的这两位王爷,心中便打起来小九九。

如果大单于要调集他们手下的兵马,去与雁门关外塞上三城的黑鹰军作战的话,是绝对不能答应的。汉朝黑鹰军的厉害,早已经传遍草原。如果和他们去硬拼,大大的折损实力,那就不好了。

本来他们已经找好借口和推脱的方法,准备一旦单于令下,他们就去尽量的推脱。可谁知道,大单于并没有让他们挥师东进去对付黑鹰军,反而是命令他们从西部草原大本营出击,去消灭那支汉朝的西征军。

不管是休屠王还是浑邪王,接到单于的确切命令后,都不由得心头狂喜。这可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消灭这样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汉军,凭着匈奴骑兵的精悍战力,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而且,最主要的是,以此为借口出兵,大军扫荡过处,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把西域诸国都控制在自己手中了。从此以后,必定叫这些国家的君主只知道有休屠王和浑邪王,以后想要成为独立王国,那岂不是容易得多!

就是怀着这样的目的,休屠王率领着六万大军先行,而浑邪王统领着剩余的七八万随后。动用了这么多的兵力,显然最终目的并不只是那支万余人的汉朝军队,而是把西域三十六国彻底的归笼一下啊!

汉军不过是万余人的骑兵,还没有放在二王的眼里。只要等到匈奴数万骑踏出草原,当一鼓而灭之!更何况,有汉朝叛将从单于羿稚邪处奉命而来行事,为他们提供了极其详细的军事情报和对方的作战意图。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瞅准机会,全部消灭,也只不过是轻易之间尔。

而事实正如其所料,匈奴骑兵出草原入西域第一战,就把汉军的一支先头部队彻底消灭了。虽然这其中也有着西羌军的功劳,但那不算什么,西羌王素来对匈奴二王毕恭毕敬以属臣自居,这样的功劳,当然应该记在匈奴骑兵头上。

只是令休屠王有些惋惜的是,那支汉军骑兵队伍就算是战至最后,却最终没有一个人投降。当时那场战斗快结束的时候,他曾经立马在高处,面无表情的看完了最后的战场拼杀。就连他也不得不承认,那样的壮烈场面,虽为敌手,亦为之动容。

“让那些西羌军不要拿汉军尸体泄愤了!他们都是勇士,就算是战死了,也理应得到尊重。”

休屠王最后回头看了一眼东边的朝霞,然后打马回去大营。心中却有些纳闷,明明是太阳初生的地方,却为什么红

的那么浓烈,像极了大漠落日时的半边残阳如血呢!

西羌军在匈奴骑兵的帮助下,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过他们自己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三千赤火军热血流尽处,似乎连脚下的戈壁沙丘也变得滚烫。西羌军和匈奴人的伤亡还要高过汉军,这是令带兵的西羌王子绝对没有想到的。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承受重创,这令他出奇的愤怒。

于是,那位身中三十余刀枪伤而仍然屹立不倒的汉军将军,被他下令枭首,然后乱刃分尸,看他还傲不傲!

匈奴休屠王派来的飞骑制止了这位暴戾王子的行径,对于匈奴王爷的命令,他不得不遵从。下令带走他们自己的死伤者,然后大军撤离,只留下未曾熄灭的烽火、残刀断箭、汉家战士的遗骸,还有从远处而来的漫漫黄沙,还有嗜血的狼群,还有发现新猎物的大批乌鸦……。

离这处战场不足六十里之外,赤火军中军大帐内,赵破奴的侍从官骓奴从怀中掏出那方先锋将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三章 血色峥嵘 溅落黄沙遍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