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穿越重生>明鹿鼎记>【0379 很头疼的蓟辽督师孙承宗】
士兵下马准备步战。下马的人才四五十个人,大明军队就从西面来攻上来了。

代善对努尔哈赤说:“我应当领兵前进。”随即策马迎敌,直杀入明军的队伍中。随后诸贝勒与各位率兵的台吉等分别投入杀明兵,两军混战,明军败退,进攻的明军被杀大半。

这时,追杀龚念遂部逃兵的六旗兵战斗结束,急急忙忙赶来了,看到两军正战,这六旗兵先到的不等后面军队到来,也来不急整顿队伍,直接攻击明军马林的大营。马林军营中士兵放枪接战。满州兵射箭冲击,在东面和南面两路夹攻之下,大明军队抵挡不住进攻势头,大败而逃,满州军兵乘势追杀,击破潘宗颜部,北路明军大部被歼。明军副将麻岩等皆被杀,总兵马林仅自己率数人逃走。

明朝刘綎所率的东路军因山路崎岖,行动困难,未能按期进至赫图阿拉。

因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仍按原定计划向北开进。努尔哈赤击败马林军后,立即移兵,迎击刘军。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三,为全歼刘军,努尔哈赤采取诱其速进,设伏聚歼的打法,事先以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赫图阿拉南布置埋伏,另以少数士兵冒充明军,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号,持着杜松令箭,诈称杜松军已迫近赫图阿拉,要刘綎速进。

刘綎信以为真,立即下令轻装急进。

三月初四,明军东路刘铤军从宽奠出发时,后金东边的人都躲避到深山老林中去了。

刘铤率军一路上攻占山寨,将瘸子、瞎子等不能动的人杀死,一路向前进军。刘綎先头部队进至阿布达里岗时,遭到伏击,兵败身死。努尔哈赤乘胜击败其后续部队。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对三路明军没有作任何策应。

及至杜松、马林两军战败后,才在三月初五,慌忙传令李如柏军回师。

李如柏军行动迟缓,仅至虎拦岗。

当接到撤退命令时被后金哨探发现,后金哨探在山上鸣螺发出冲击信号,大声呼噪。

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1000余人。

朝鲜军队元帅姜弘立率领剩余的五千兵下山来投降,后金设宴款待他们之后,将他们释放回国,并且修书给朝鲜国主光海君。

萨尔浒之战,以明军的失败、后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此战之后,后金军乘势攻占开原、铁岭,征服了叶赫部,酋长金台吉、布扬古被杀死,余部俱降建州。

朝鲜王朝的光海君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农历五月,派遣使者去后金致谢,从此对后金与明朝采取中立政策,直至后来仁祖反正。

萨尔浒、尚间崖及牛毛寨战事失利消息传至明朝都城顺天府今北京,顺天府米价立即陡涨。

明军主帅杨镐兵败之后立即引咎辞职,后被拘押,崇祯二年1629年被处决。

杜松与刘綎已死于战场,马林也于3个月后在开原战死,明军四路主将四人已失其三,仅有李如柏始终未遇敌,但在战役之后数日即为言官弹劾。

一年半后辽事更坏,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自杀以明志。

萨尔浒战役,除李如柏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元气大伤,后金军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朝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

明朝方面自此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

从此攻守之争就成为了大明朝谈论辽东战事的主旋律,每每外面还没有干起来,里面的人,自己先争个你死我活,不可开交。

后面比较出名的是熊廷弼和王化贞的攻守之争,韦宝也略知一二。

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文武将吏的规劝一点也听不进去,与熊廷弼尤其抵触得厉害。他妄想投降后金的李永芳会做他的内应,相信蒙古人的话,说是虎墩兔将派援兵四十万,因此想不战而获全胜。一切事务如兵马、甲仗、粮草、营垒等都放置一边不加过问,一意说大话蒙骗朝廷。

尚书张鹤鸣很相信他,他有所请无不答应,因此熊廷弼无法实现自己固守的心愿。

广宁有十四万部队,而熊廷弼的山海关上却没有一兵一卒,只是有经略这么个虚名而已。

从延绥调来的部队不能作战,熊廷弼请把主帅杜文焕治罪,张鹤鸣却让宽恕了他。

熊廷弼奏请任用佟卜年,张鹤鸣递上奏章反对。熊廷弼奏请派遣梁之垣去朝鲜,张鹤鸣故意扣发他的饷银。于是两人之间相互怨恨,事事争吵。

熊廷弼这个人也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朝臣大多都厌恶他。

毛文龙镇江之捷,王化贞自以为立了奇功。

熊廷弼说:“三方兵力尚未集合,文龙发动得太早,致使敌人恨辽地的人民,把周围四卫的军民屠戮殆尽,使东山军民灰心,让朝鲜君臣胆寒,令河西军队丧气,扰乱了三方并进的计划,耽误了联络朝鲜的打算,把它看作奇功,实际上是奇祸呢。”送信到京城,竭力批评化贞。

朝臣们正把镇江一役看作大捷,听到他


状态提示:【0379 很头疼的蓟辽督师孙承宗】--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