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贞观攻略>六百六十六 松赞干布很受伤

李伯瑶他们带着军校的期盼迎着朝阳出征了,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乃是如今吐蕃中央政府所在地逻些城,他们的最终计划,是以十万大军之力全力突破吐蕃最后的抵抗力量,彻底灭其国,将之纳入大唐的行政区划之内,他们没有失败的可能性,也没有这种资格,因为皇帝陛下已经在挑选适合管理这些地区的官吏和划分行政区划。.。

此次出战,依然是以陆军参谋总部参谋总长李世绩为主帅,是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薛万彻、薛万钧、程知节、尉迟恭、李大亮、柴绍、苏定方、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张士贵、段志玄、执失思力、程名振等十数员赫赫有名的虎胆猛将,乃是自贞观四年东突厥行军行动以来第一次出动十万人以上规模军团和十员大将以上的超强战斗阵容。

苏宁知道了这一次出战的战斗阵容之后,无语良久,他觉得这样一支战斗阵容已经比汉武帝发动漠北决战的那一次战役的大汉阵容更强大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n多大将一窝蜂全出来了,你说大唐能不强吗?这尼玛这么多猛将出现在同一个时代,被同一个人所用,想不强都难啊!为了保障大军的后勤供给,李二陛下特批了十万公奴司战俘作为运送粮草的力量,日以继夜的运送粮草,加上从西突厥等地由纵横司安排送来的大量肉食,足以保证十万大军的食物问题,大唐积累了五年的粮食和财富在这一刻显露无疑,巨大的财力已经足以支撑大唐在同时发动一场十万人规模的会战。

李二陛下和满朝文武终于发现了五年以来贞观革新运动为大唐带来了什么,终于体会到了劳动改造、高产作物推广、菜篮子计划、西突厥薛延陀西域通商行动、江南崛起和山东复兴计划这些著名的改革政策为大唐积累了多么雄厚的国力,以前发动一场平叛战役都要三思而行。而如今这场十万人规模的会战行动居然这个样子就安排下去了……

李二陛下一声令下,时任民部尚书唐俭立刻清查国库,将大军调拨所需要的一切钱财全部清点一遍,如数调拨,然后发现,这仅仅用掉了五年来国库积攒钱财的七分之一,原本李二陛下已经打算穷搜自己的内库以支持此战的进行,谁知道唐俭一脸便秘的神色的告诉他,是否还需要发动其他的战争?讨伐其他的不臣?李二陛下顿时就愣住了,仔细询问一番。这才知道唐俭的意思是国库充盈,足以再支持其他的战争发生,问道具体的数目。唐俭说道,此次战争仅仅用掉了国库钱财的七分之一,顿时惊起千层浪,十万人军团的大会战居然只用掉积累钱财的七分之一?贞观四年那一次可是把国库掏空了啊!

大唐什么时候那么有钱了?

唐俭像个管家公一样细细的数了起来:贞观四年消灭东突厥之后俘获了大量的牛羊马和户口还有金银珠宝,国库得到充实,那些俘虏没有耗费大量的钱财养活。而是立刻实行了劳动改造政策。减轻了民众的负担,得到一致好评。随着劳动改造政策的实行,往年调拨民夫做工多少是要付钱的。还要管饭,但是如今却是基本不用了,所以徭役这一方面就为大唐省下来了原来的七成钱财。

徭役废除了。百姓的自主支配时间增多了,耕地的时间增多了,从事其他营生的时间也增多了,收入增加了,朝廷的税收也就按时上交,朝廷收的税更多了,钱也就增加了,而且自西突厥通商行动开始以来,大唐商业蓬勃发展,农税虽然仍然占了不小的比重,但是却连年下降,相对于商税的急速增长简直不值得看。

西突厥商队一年下来的赋税都比得上贞观二年全年的大唐总收入,更别说加上西域商队和薛延陀商队之后的事情,如今还有吐蕃商队的赋税缴纳,以及在民间的商业活动,商业税的总量已经达到了农业税的四成,正在逐渐逼近农业税的数量,这还是随着高产作物和菜篮子计划的推广农业税总量大大上涨的原因,更别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从事商业人口的超大落差。

所以由此看来,唐俭对苏宁提出重修《贞观律》,尤其是重修商业律法这一方面的事情,表示了相当程度的赞赏,对于商业税的提升和商业管理的规范加强,唐俭认为这都是很有必要的,在未来的五年乃至于十年,唐俭觉得,我们这些人似乎可以看到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那一天,乃至于农业税收变得无足轻重,然后,农无税……

其他的例如各个战败国在被大唐打败之后签订的各种条约,每年对大唐的岁贡大大增加等等,大唐从贞观四年到贞观九年五年间,财政收入已经翻了好几番,如今大唐的财力远远超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唐俭自己也是清查国库之后才发现的这个情况……

李二陛下和满朝文武安静了好一会儿,静静的消化着巨大的信息量,将千百年来的惯性思维重新塑造了一遍,李二陛下突然想起了曾经和苏宁闲聊的时候,苏宁说过的一些话:“我们鄙视商人,瞧不起商人,压制商人,说白了,只是担忧战国时期那些巨商再一次出现而已,担忧商业活动的发展会和农业争夺壮劳力,从而引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

但是呢,陛下,我们的土地就那么多,适合耕种那些土地的人手也就那么些人,超过了一定量的人数,土地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去耕种了,等工部的墨家子弟们把那些先进的农具捣鼓出来,一个人就可以顶十个人的


状态提示:六百六十六 松赞干布很受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