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之围一解,尉文通便退往怀远县,杨广对阴弘燊大有好感,听薛世雄说那一千民军都是训练有素,便将阴弘燊一千人和王岱的五原军队一起补充进卫军,给杨崇去了一道旨意,在五原伺机北伐,拿下沃野镇。杨崇还是很自觉的,晓得杨广遇难的时候,自己不能立功,但是杨义臣就没这么走运,再次逆了龙鳞。
杨义臣在河北大破高士达,斩了张金称,活捉了格谦,受降二十万叛军。杨广接到杨义臣捷报后,不禁叹息:“我原来没有听到盗贼发展到如此地步?贼势发展得真有这样快,杨义臣降贼真有这么多?”
站立一旁的内史侍郎虞世基心中一阵颤栗,他知道杨广不愿听到各地盗乱的奏报,每次都掩饰真情,宽慰杨广盗贼成不了气候。虞世基怕杨广责怪,转移话题说道:“盗贼都是小股势力,人数虽多但终不能成气候,不必担忧;现在杨义臣在河北几尽剿除盗贼,重臣长期在京城之外拥有重兵,很不合适,和杨崇一样,不得不防。”
杨广深以为然,河西的杨崇对自己阳奉阴违,刚刚死掉的侯莫陈乂更可气,竟然直接勾结突厥人要自己的性命;雁门郡收服后,裴蕴立即对侯莫陈乂进行了调查,除了灵武的铁厂和向突厥走私,还发现了侯莫陈乂和上谷王须拔等人在信件中商议,拥立汉王杨谅的儿子杨颢为帝。
可惜有人通风报信,侯莫陈乂逃出了雁门郡,根据义成公主的情报,侯莫陈乂和于志本死在前往上谷的半路上,被始毕可汗的亲卫狼骑所杀;王须拔脚踩两只船,既参与大隋的行动,也听从突厥的安排,始毕可汗怕的是侯莫陈乂到后,控制王须拔的力量。
杨广考虑了两天,决定下诏令杨义臣回朝,杨义臣任光禄大夫,拜授礼部尚书,二十万河北降卒全部遣散。不久,张金称、高士达的余部全都归附窦建德,河北叛军复盛。杨崇晓得杨广和中枢心思,得知屈突通胜利在望,便留下鱼俱罗和五千骑兵在五原郡,自己率大军退回怀远。
刚到怀远县,就听尉文通说,有三个人来投奔,一个是跟随杨玄感叛乱的前武贲郎将王仲伯,一个是带着儿子来的苏邕,还有一个是侯莫陈乂的侯莫陈镠。杨崇隐隐然感觉自己有莲花绽放的架势,一个个意想不到的人物都会前来报效。
王仲伯和李密分手后,一直躲在天水,听说虞绰、孔颖达在河西,晓得杨崇不在乎这些,便辗转前来投效;扶风大乱时,苏邕带着儿子苏定方回到冀州,这次率领民军随杨义臣征战,最后却被遣散,于是听苏定方的建议,来河西碰碰运气。尉文通听杨崇说起过这对父子,干脆把两人留在怀远县等候杨崇。
杨崇对两人好言安慰,让王仲伯接替阴弘燊的职务负责民夫,安排苏邕做了尉文通的副手,尉文通手下都是山贼出身,强悍的人多,苏家父子连胜一十五人,才让众人心服口服。尉文通和凌敬佩服的是杨崇,有看准了一个,苏定方果然象第二个罗士信,少年骁勇。
侯莫陈镠其实是来送信加躲祸的,侯莫陈乂和于志本一遇到袭击,就猜到自己的凶多吉少;两人被细作盯死,已经不可能脱身,只能安排侯莫陈镠逃脱来找杨崇,就是一个意思报仇。杨崇当着尉文通的面,仔细询问了侯莫陈乂出事的情况,问侯莫陈镠:“你叔叔和于志本为什么要你来找我?”
侯莫陈镠二十出头,体格健壮,神采逸然,面不改色地说:“他们来不及说,但是按我的看法,就是没有其他选择。得罪了始毕可汗与杨广,天下之大,只有你和西突厥才不会胆寒;况且也只有你,现在会对赤金突厥、岁寒堂之类的资料感兴趣,其他人不是想灭口就是卖不上价。”
杨崇赞同地说:“货卖识家。不过我是个生意人,无法空口白牙地糊弄你,说我会杀了始毕可汗他们为你叔叔报仇。”
侯莫陈镠没有激动,坦然道:“杨总管,我叔叔和于志本一直说你是做大事,剑客之行,流血十步,那是低估了你;对于始毕可汗、杨广这样的人,就是要他们丢了天下。即使我不来,你也在这么做,我想我能帮到你。”
杨崇点了个赞,侯莫陈镠具备了一个好员工的素质,很清楚地告诉自己这个未来的老板,我对你是有价值的。杨崇温和地说:“讲讲你手上的东西。”
侯莫陈镠带来了两份名单,是侯莫陈乂知晓的赤金突厥细作和于志本指挥的岁寒堂部下的名单。杨崇粗粗地看了一遍说:“我不清楚是真是假,需要作出判断;这样,你暂时隐身在河西商行,帮助寇九珙把每一个人的身份弄清楚。我给你一个承诺,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你是真心跟着我,将来不会低于一个郡守。”
面对铁着心要造反的人,杨崇感觉说话方便得多,也大气得多,稍微显示一下自己的气魄不是坏事;侯莫陈镠明白,依杨崇现在的地盘,自己绝无可能做郡守,杨崇这是在说真心话,告诉自己他杨崇迟早会席卷天下。侯莫陈镠急忙施礼表态:“侯莫陈镠愿意追随总管。”
尉文通舒了口气,杨崇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没把自己和侯莫陈镠当外人,要不然真不知道该如何向死去的好友交代。尉文通含笑说道:“于志本在王须拔手下有了朋友叫甄翟儿,侯莫陈镠想把他拉过来。”
“这是好事。”杨崇高兴地说:“上谷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有些事还是可以做的,只不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