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幽求也算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了,但是,终究无法想象到这个在他面前fēng_liú倜傥的小王爷此时内心所想。
和刘幽求说的一样,如今的李隆基,已经不能和当年在长安的五王子府中的临淄王同日而语了,当初他不过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王爷,而如今,他的仁德与豪迈已经传遍四海,麾下更是有了一众才华出众的谋士。
距离祭天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但是,李隆基迟迟没有要动身的意思。
这时候,不光是刘幽求急了,所有李隆基的追随者都急了,日日劝进。
而在宫中,见到陆陆续续抵达长安的各地官员,却迟迟不见潞州的车马,安金藏的心,比刘幽求更加焦急。
一直鸽子从外飞入,静悄悄落在了太卜署的浑天仪上。
安金藏取下了它脚上的信,看完之后,不由得皱紧了眉头,竟然是李隆基不肯回来。
安金藏不相信李隆基是真的不愿意回来,只不过不愿意就这样回来。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返程,意义重大。安金藏知道,他需要有人给他在动身之前,赋予这些事更大的意义,但是应该怎么做呢?
安金藏拿着刘幽求给他送来的信,在太卜署里来回踱步着。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直安静放在浑天仪边上的司南上,司南,就是个指南针,安金藏的脚步停了下来,视线一直无法从司南上移开。
几分钟之后,安金藏忽而对自己无奈地笑了一下,他想起了自己刚到这里的时候处理的韦团儿那件事,如今想来,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装神弄鬼”。而他依稀记得,这招,是从武皇那里学来的。
他明白李隆基的心思,这是要制造“舆论优势”啊,还有比装神弄鬼更能忽悠这些科学知识不完备的古代人么?
很快,身在潞州的刘幽求收到了安金藏的回信,虽然他对于安金藏信中所言有些怀疑,但是,这时候面对迟迟不肯动身的李隆基,他除了选择相信安金藏的办法,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第二天,在德风亭之中,刘幽求带了一个人去见李隆基。
被带来的这个人,穿着卦衣,一副术士的模样。
“刘幽求,这个人是谁?”李隆基问着,此时的德风亭中,聚集着七八个这两年从各地前来投奔李隆基的谋士。
刘幽求笑说:“此人名叫韩凝礼,是鸡鸣山三清观的道士。”
“道士?”
“此人卜卦最准。”刘幽求胸有成竹地说。
李隆基一听,脸上似是来了兴趣:“哦?卜卦?刘幽求,你这是要给我算卦么?”
“去长安之日渐近,与其咱们在这里犹豫不决,不如算上一卦,看看吉凶?”
李隆基一听,笑了:“刘幽求,亏你想得出来,也罢,既然来了,那就算算,此去长安究竟是凶还是吉?”他爽快地答应了。
很快,刘幽求找人把一张案几放到了德风亭的正中央,李隆基裾坐在案几前,对着韩凝礼一伸手,“大师,请吧。”
韩凝礼看了一眼刘幽求,才把手伸进自己的怀里,与此同时,李隆基的目光也迅速地随着韩凝礼的目光瞥向了刘幽求。
当韩凝礼用来占卜的东西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的时候,德风亭里发出了讶异地低声议论,因为韩凝礼拿出来的,不是通常占卜用的铜钱或者龟壳,而是一把筷子。
“用筷子占卜么?”李隆基笑问着。
韩凝礼二话不说,将筷子随手撒在了案几上,但是就在筷子七七八八落在案几上的时候,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这把筷子中的其中一根筷子直直地立了起来。
而此时的韩凝礼一见到筷子立起来,整个人立刻往后退了几步,匍匐在地,诚惶诚恐地样子。
不过,那支立起来的筷子,着实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到了,包括李隆基在内。
在这个亭子底下的,都是当世最聪明的人,但是,却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这支筷子会自己立起来。
李隆基犹豫着试着用手将那筷子按倒,但是,当他的手挪开的时候,那筷子再一次诡异地立了起来。
李隆基不甘心地又按了一次,但是,结果还是一样,那筷子仿佛有灵性一般,再一次又立了起来。
而从进来到现在始终一言不发的韩凝礼,此时忽然高声说着:“此乃无卦之卦,天下第一吉兆!”
李隆基听了,再一次郑重地伸出了手,这一次,他不再是伸手去按倒那筷子,而是一把抓起了这一支竖起来的筷子,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
他缓缓地从原地站了起来,环顾亭子里目光齐刷刷望向他的谋士们,举起那手中的筷子:“好!回长安!”
几番商讨赴长安的事宜,众人散去了。
此时,德风亭中只剩下了李隆基和刘幽求两个人。
“这筷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李隆基问着。
刘幽求挠了挠头,嬉皮笑脸的:“那韩道士不是说了么,这是吉兆啊。”
“呵呵,刘幽求,这里就我们两个人,你难道还打算瞒我么?”李隆基对于刘幽求的糊弄完全不买账。
刘幽求只好说:“什么都瞒不过你,那些筷子,粗的一头包了银皮,只有竖起来的那一根头上包的是铁皮。那案几也不是普通的案几,下面贴了磁石……”
“磁石?”
“没错,磁石,铁皮遇到磁石就被吸住了,所以那筷子就竖起来了。”刘幽求一五一十地交代着。
“原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