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恐怖悬疑>血漫僵山>章五十八 论道

太清山巅,白雪皑皑,寒风呼呼,吹得沙石乱走,林木弯腰。与山下绿意盎然林莽如海溪流潺潺的秋景相比,仿佛眨眼间变成了另一个世界。

山巅之上,枯树下,磐石上,一僧一道,蔚然盘坐,中间石桌上,残棋已半,檀香袅袅。

远处的烈风寒气,如同被一道无形的墙壁阻隔,竟丝毫也吹不到两人近身之处。两人都只穿一件单衣,却不见半点寒意。若换做其他人,怕是早就冻得浑身抽搐遍体僵硬了。

道人身材削瘦,穿一件素净的浅色道袍,手托一柄拂尘,须发皆白,长眉及肩,脸上方显细密的皱纹,面色红润,双目深邃如海。纤长的手指轻捻一颗白色棋子落入棋盘,轻声道:“时局如棋,步步常新;时局如彀,因果缠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僧体态憨胖,状如弥勒,长得白白嫩嫩,红光满面,肌肤如同婴儿,脸上挂着经年不退的笑容,一身单薄的僧衣裹身。若不是一双白眉十分醒目,绝难猜出老僧已经是一个耋耄老者。

此二人,名声之显赫,如惊雷灌耳,皓日当空,思之心生仰慕,闻之令人膜拜。

那道人,便是郑国大名鼎鼎的三大道派之首,太清道的掌教,誉为道法天下第一人的长眉道长。

那僧人,乃是北方与郑国毗邻的燕国佛教净土宗大德法师,弘宣大士。

燕国地处苦寒北地,道门不兴,佛教却极其鼎盛,上至皇室权贵下至黎民百姓,几乎家家拜观音,户户参弥陀,净土宗更是燕国最鼎盛的宗门。

在燕国,弘宣大士的法号,丝毫不弱于郑国的长眉道人。据传,弘宣大师早已大彻大悟,圆融无碍,登步妙觉。

弘宣大士每次登台宣讲佛法,听众动辄数万,从者如云。弘宣大士在宫廷中为皇室众显贵宣讲佛法,燕国皇帝甚至亲自为大师俯身于地,甘当登台人梯。弘宣大士在佛门中受敬仰的程度,有此可见一斑。

简而言之,这一僧一道,都是了悟造化通达生死的绝世高人。

“道友所言甚是,然大道三千,各有玄妙。我佛慈悲,宣说精妙佛法,普度世人。净土一门,大开方便,不论富贵贫贱,男女老幼,只要诚心向善,都得解脱。贫僧虽不才,愿为世人消劫。”弘宣大士道。

弘宣大士虽未说出此次前来太清山的因由,但长眉道长心中早已知晓。今逢乱世,之后数年更是战乱连绵,民不聊生,血流成河。

道法自然,讲求顺势而为,量力而行,避世出世因时因势而异,时机未到,长眉道人自然不会贸然出手。佛门多为趋吉避凶之小乘居多,但也不乏高僧不避险恶积极入世。净土宗讲求普度众生,宏宣大师为法献身,明知入世要亲历杀劫,依然不为所动,坚定不移。弘宣大师此次前来,便是来和长眉道人道别的。

长眉道人心知宏宣大士入世后难免遭遇烹杀,自然要劝上一劝,以慰道友之情。眼下虽然遭遇因果尚早,但在这二人眼中,无来无去,无法无为,无有过去未来,早晚倒也没有太大分别。

方才长眉道人的话,以眼前棋局喻天下大势,后又说为学和为道的区别。若入红尘只为修道历世煅心,自然是步步常新。若一味普度,则如同陷入彀中,跌入陷阱泥潭,必为世俗所累因果缠身,难以自拔。所以,为道者怎能徒惹红尘因果呢?

长眉道人的话中,劝宏宣大士不要轻易以身范险的意思不言而喻。而宏宣大士则以净土宗经义为由,表明入世的决心。净土宗宗旨便是为世人大开方便之门,广纳有缘之人,身为净土宗亲传弟子,哪里有因为遇到困难就中途放弃信仰的道理呢?

“大道不因其美而喜,也不因其丑而厌;不因其争而伤,也不因其让而损。”

长眉道长名为谈道,实为论世。无论盛世乱世,都是众生因缘际会,都于道无损,于道无补,劝弘宣大士又何必执着于入世呢。

“世间百态,为众生同业所感,理当同救,岂可独善其身?”

弘宣大师一句话,道尽慈悲。佛言:若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既非菩萨。

古有僧人饲虎喂鹰,弘宣大士信念坚定,又何惧杀劫临身?

“汝教有云:心存人我,便有分别;有分别,便有众生;有众生,便有寿者,便有善恶美丑,世间百态,因果缠身。修道,顺则凡,逆则仙;返还天真,复归婴儿;大道至璞,万法归一,何必执着?不顺天道,恐历杀劫。”长眉道人继续劝道。

弘宣大士默然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卷古朴的经文,乃是弘宣大士开启智慧了悟佛法的经文《金刚波若波罗蜜经》,放在弘宣大士平日里打坐参悟的土黄色功德蒲团之上,然后将这两件物品轻轻推到长眉道人跟前。

“生死流长,涅槃般若,同是大道,并无差别,到时还请道友法架降临,于红尘烈焰中度我解脱。”

弘宣大士虽为净土宗大德,但开悟却是因为那卷充满智慧的《金刚波若波罗蜜经》,而非净土六经。

行于般若,功在弥陀,便是弘宣大士的修行践言。

将《金刚经》和功德蒲团赠予长眉道长,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安排后事。弘宣大士因经书开悟,用蒲团行功,这两样东西交出来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是请长眉道人届时再次度化于弘宣大士历劫后的转世之身。

佛家讲六道轮回,若弘宣大士不慎再入轮回,也只有长眉道人最为有资格前


状态提示:章五十八 论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