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络游戏>元首的愤怒>第144章 准备完毕

第二周,整个舰队进入大西洋,这里风浪一般都是一两米高,但是齐柏林航空母舰的满载可是三万三千多吨,这点风浪对于起降舰载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只有当海浪达到五米的时候,舰载机才不能起飞。

第二周的训练就在这有点颠婆的航空母舰上进行起降,舰载机还是空载,经过一周的训练,两百多名飞行员已经可以熟练地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当然事故也开始出现,受伤的飞机还是有一两架的,但无人员伤亡。

第三周开始,所有的舰载机都是挂弹起降了,虽然他们机翼下挂的是演习弹,李默的要求很特别,就是所有的ju87俯冲轰炸机就只在机腹下挂一颗一千公斤的重型鱼雷,投弹的方式分为俯冲投弹,和超低空水平投射。简单说就是ju87俯冲轰炸机俯冲投弹就是一颗重达一千公斤的鱼雷,而水平投射的也是哪种鱼雷。

这样做的好处可多了,ju87可以用近乎垂直的角度俯冲,被轰炸舰艇上的防空火力很难攻击到它,这样一颗鱼雷从甲板顶部贯穿下去,就算是五万吨的战列舰也得重伤,其他的驱逐舰直接完蛋。同时还可以当鱼雷使用,这就叫一弹多用,同时还灵活机动,俯冲也行,空射也可,这完全可以让敌人防不胜防。

李默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对于海军的知识也明白了很多,当然史蒂芬这个副舰长对李默的帮助也很大。从训练的情况看,一切的效果都十分不错。李默指挥的整个航空母舰舰队还真有那么一回事了,六艘驱逐舰的主要作用也是反潜。分配给李默的六艘潜艇,李默还是用来反潜。因为此时声纳还没有被研究出来,克虏伯公司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要出成果估计还有一年,包括雷达。

第三周之后,李默就一边带着舰队进行反潜和防空训练一边返航,因为模拟海战的时间就要到了,李默可不想被整个德国的人耻笑。李默挑战雷德尔的这件事情,已经被蓝光报道了出来,当然这是李默自己干的。李默就是要造成轰动影响,让德国的那些老顽固明白未来的海洋,将是航空母舰的时代,巨舰大炮的时代将很快走向历史的终结。

1939年1月8日,整个基尔港内军舰云集,一百多艘军舰汇集在这里,这里包括格奈森诺号等德国所有的主力舰。这些云集的德国主力舰当然是为了演习,这次演习就是李默与雷德尔元帅两人担任指挥官,雷德尔元帅用大部分的德国主力舰艇去对付李默的航空母舰编队。雷德尔元帅的舰队里面拥有袖珍战列舰,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近一百二十艘,而李默就六艘驱逐舰,六艘潜艇。一艘航空母舰。

总吨位是三十比一,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在大部分德国人看来,李默是绝对不可能获胜的。甚至有人为止下了赌注,没有几个人看好李默,就算支持发展航母的人,在这样巨大的实力差距下,也认为李默没有获胜的机会。

德国统帅部,为了这次演习,也专门生产了无数的教练弹,这种教练弹和实弹一样,只是弹头是塑胶里面填充墨水,这种教练弹同样有威力,只是不那么容易让人送命而已,所以这样的演习,注定是非常危险的,可这样的演习也最接近实战。

这次的演习总指挥是希特勒,副总指挥就是凯特尔元帅和陆空军种总司令,演习指挥部就设在统帅部,看来希特勒还是很重视这次演习的,因为希特勒觉得发动大战的时间已经来临,他需要知道德国海军的真实实力。

这次演习的路线到也简单,就是雷德尔率领舰队通过英吉利海峡,然后向右绕着英国走,而李默则是从北海出发,进入大西洋,向左绕着英国航行,两个舰队必然相遇,什么时间相遇?什么时间发生战斗?谁也不知道,这就看双方指挥官的能力了。

希特勒这么安排那是有道理的,就是向英国秀肌肉,德国的把所有的主力军舰派出去,绕着英国走,并且还是靠近英国的大西洋一则进行军事演习,这不是让人寻味的事情,这简直是**¥裸地向英国示威。

当天下午雷德尔就带着舰队出发了,李默当然也不会落后,带着航母编队出发,李默的两艘万吨级补给舰上每一个艘上都携带着二十架飞机,在加上齐柏林航母上的备用机,李默差不多有九十架飞机可以使用,而齐柏林航母的标准配置才四十二架。这样一来就算李默损失了六十架飞机,他的航母编队依然有战力,当然李默的航母编队一次最多也就起飞四十二架,这些多余的飞机,只是应对损耗的,对于防空,李默可以不用担心,因为雷德尔元帅没有轰炸机,只有几架由战列舰携带的水上侦察机,这个侦察机是不能用来轰炸的,何况齐柏林航母现在有非常变态的防空火力,要想突破齐柏林航母的防空火力网,就凭雷德尔的那几艘水上侦察机,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所以李默绝对不会为了舰队的防空,而留下防守的飞机。

德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到在宣传德国海军展开大规模演习,这当然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其实最紧张的是英国,英国连忙出动本土舰队的所有主力战舰,做好防御姿态,还好现在的首相是张伯伦,他没有下令英国的本土舰队跟随着德国的舰队。

张伯伦为了解德国海军的实力,还是派出了侦察机飞临德国舰队的上空侦查,其实这些资料,没有那个国家可以做到保密,军舰这玩意实在太大了,实


状态提示:第144章 准备完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