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也表态,会写信给各个海客的管事,让他们自我在船上搜查一下。并且也好甄别,想来欠下高利贷的百姓,能有什么样的好日子,多半是面黄饥瘦的样子。但那些逃亡,有许多是穷凶极恶之辈,大多数因为吃得好,油光满面。
并且普通百姓多是带着一家老小逃过来的,逃犯可能会有数名团伙,然而不会有一家老小。
这两条,就基本上将逃犯甄别出来了,再交给官府。
“但那些百姓呢?”孙固道。
“孙固,何谓高利贷,你当真不清楚,给他们一条活路吧。都是大宋的百姓,都是陛下的臣民!”王巨不耐烦地说。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但欠的是什么债哦!
古怪的是孙固这次就没有再说话了,然而不久市坊里就传公开收留欠债百姓,就是王巨唆使的。
但事到了这份上了,王巨也置之不理。
然而一波又兴起……
程昉之死,一是年龄已高了,但兴修了那么多水利,不仅要操劳,还要操脑,特别是处理因为水利所侵占的耕地。二是御史们弹劾,文彦博的恫吓。
两相结合,心情郁闷,终于病死。
但程昉也有亲人的,全部在开封城中。
人死了,就没有必要再鞭尸了,朝廷虽没有弄什么追赠,但赵顼念老程有苦劳之功。因此给予其从子(侄子)一些补偿。
不过中使口旨传到了,补偿却一直没有看到。
正好王巨在宫中替老程略略打了抱不平,不知怎么就传了出来,老程的侄子心里就想。原来俺的伯父与这个新宰相关系还是不错的。
于是敲了闻登鼓,状告死去的李师中,说是李师中受文彦博所唆使,然后克扣了朝廷发放的抚恤。
李师中、文彦博、吕公著……等等,这些人都是旧党大佬。关系向来一直很不错。
掌管登鼓院的官员一听就吓着了,是真还是假哉?
而且陈世孺杀妻案影响还没有完全平息呢。
这一牵,不仅牵出死掉的李师中,与旧派大佬文彦博,说不定又牵出吕公著。
于是立即禀报给赵顼。
赵顼有两个选择,一个认真的调查,第二个以污蔑官员罪论处。但这两个选择都不是好选择,前面的牵连太大,而且文彦博不管怎么说,影响力还在的。并且新党大臣说不定又会借此生事,新的争议又要发生了。后面的就有点对不起老程了,最少程昉的从子来告状,恐怕朝廷的抚恤确实没有发放下去。
王巨得知后,便说了一句,无论文彦博或者是李师中,都不会做出这种没出息的事。多半是开封府当时某个负责的胥吏以为许多士大夫不满程昉,所以程家人可欺,便将这笔抚恤贪污下去了。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象王巨才回来时。李老汉的儿子牺牲了,抚恤同样被克扣了。最后牵连了许多胥吏,差一点将依政县所有胥吏一窝端了。
王巨的那个便宜父亲同样是如此。
因此王巨建议将这个胥吏找出来严惩一下,然后朝廷补放一些抚恤。将此事由大化小,由小化了,也就算了。
做为文彦博的政敌,王巨能说出这番话,还是很容易的。
然而做为他的政敌却不是这样去想,反而认为程家人闹事。就是王巨暗中唆使的,用此来污蔑文彦博与死掉的李师中名声,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说不定就是将对付文彦博,以及吕公著。
其实这是王巨对赵顼的最后一个考验。
无论大臣们怎么说,你自己儿得有一个判断力。
文彦博就不牵连了,至少现在补偿老程一个追赠吧。非是一定要追赠老程,而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
可能赵顼没有多想吧,因此没有想到此节。仅是按照王巨提议去做了,果然查出来,是一个姓李的胥吏所为。然后让开封府派人通知程家人,与李师中、文彦博无关,你们不要再闹了,这个抚恤朝廷补放给你们吧。
暗黑开始……
一个死去好几年的太监翻了出来,可能这终于使一些人动怒。
他们也集中力量对付王巨,包括种种调查,然后就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
不知道文彦博从哪儿听来的消息,不过他没有出面,而是暗中派了仆人通知了一些官员。这些官员也不敢断定真假,不过这事儿大条了,一些官员又对王巨不满,于是上书,隐晦地说出。
那就是王巨与大长公主有染,并且那个赵天赐就是两人的亲生孩子。
时间上也对得上,正好那时王巨在京城,还没有去庆州。然后王巨去了庆州,赵念奴去了杭州,大约就是在杭州生下了这个孩子。随后赵念奴返回京城,再派府上婢女将这个孩子抱回来放在她府上的门口,于是顺其自然地就收养了。
但是不是有此事呢?
其实赵顼那天在赵念奴府上就怀疑了。
然而让他说什么?
于是接到这些奏章时,赵顼一直沉默着。
事情泄露了,王巨就不能否认了,听到一些风声后也沉默着。
其实这种沉默,已经代表着一种承认。随后在大朝上孙固当着群臣的面,就厉声责问王巨:“坊间传言,你与大长公主有染,可有此事。”
王巨想了想,说:“有。”
一个有字,使得所有大臣一起哗然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