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阳羽在笑。
因为这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解释不清楚的。
关于他现在已经熟练掌握的专业技术技能,他最起码可以是很靠谱的木匠,瓦匠,油漆匠,铁匠,镍匠,陶匠,铜匠,银匠,金匠等等。
他小本本里明确记载,明确通关的就有31个工种之多。
只是平常这些技能拿出来也没用,他也不可能放着京大的优等生不当跑去炼钢炼铁垒墙打家具。
但是他的确都是专业的,的确什么都会。
历史上士农工商的分配很严格。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排序,即古代平民分4等:士农工商。
商排最后,这与我们今天的地位排序大不相同,从目前接触的历史看,古代也有大贾,富可敌国,再怎么说商人也不至于排名最末。
很小的时候唐阳羽认为这标准一定是读书人定的,可能士人看不惯商人的铜臭气,所以做了这样的排名。
但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行业的历史地位的形成一定是和从业者的好恶一致的,所以唐阳羽一直觉得另有原因。
很快他得到了一次机会,接触到了最古老的商队马帮。
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外出之旅,而且是老头子在他暑假的时候带着他,最好的待遇是坐汽车,能不花钱走路的地方绝对走路,必须走路。
而高原那边很多地方即使今天都是不通车的,以高北为例,到处碉楼土寨,这些地方就需要马帮。盐、茶、铁等生活必需品,而自己无法生产的,就需要马帮来回穿梭贩卖。
即便是现在的高原也是对商品最需要的地方,也是交通最不方便的地方。
唐阳羽的这次高原之旅彻底体会了什么叫风餐露宿。而古代条件更不好,还可能遇道匪山贼,生命风险,最主要是一出门就是一年半载无法归家,这种生活实际上是很艰苦的。而这种少量的零售也基本不会有大利润产生,因此在古代商人从事的工作是最辛苦,也是最没人愿意从事的。
至于工,手工业者,那就完全不同了,他们有自己的技术、手艺,可以在固定的地点生产,不受在外奔波之苦,也有一定的利润,因此要比商人的工作好些。
农,要比工更好些,因为农民有自己的资产,生产资料土地,虽然他们本身没有土地,土地都是统治阶层的。但他们还是可以相对固定的居住和从事农作物种植。
工是没有生产资料的,他们只有技能,而农既有技能又有生产资料。一年2季还有农闲时间,所以在古代,农比工要好。
士,就不必说了,在春秋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等,到了战国,士变成了平民的最高等。
唐阳羽特别清晰的记得老头子强迫他学习这些专业技能时候的话,语重心长,外加一副极其厌恶,极其不喜欢的语气。
“学吧学吧,学会了至少以后饿不死,现在外面世界的工作不好找,你只会砌墙不行,只会打家具也不行,还得会打铁,还得会做金器银器,还得会烧窑……”
唐阳羽现在回想起来脑瓜仁都疼。
为什么?
因为那简直是地狱一般的折磨。
往事不堪回首!
但是他就是全都学会了,老头子一开始还能压制他,还能比他专业,到后来根本比不过他了。老头子非但没有表扬反而更加鄙视。
说他天生也就是做个木匠做个瓦匠做个铁匠的命了,没什么出息。
唉……
最后还得一声那么长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叹息。
还要补刀,加上一句,“要是你爸爸还活着就好了,要是你有他百分之一的天赋和头脑就好了……唉……”
再来一声长长的长长的叹息。
唐阳羽就是在这种极端条件下长大并且顽强的活了下来的。
所以当他真正一个人离开雷州来到繁华之地的京城以后生存能力还是超强,哪里都能住哪里都能吃,什么活都能干。
就是不会用唐门的修复手艺换钱。
这也是老头子临死规定的,要他不要拿自己半挂子的修复手艺出去坑蒙拐骗,更不要给唐门丢人。
如果那样他一定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找他算账。
唐阳羽当时没有眼泪。
只说了句,“放心吧,你死了我学的这些半挂子手艺就全都还给你了,不会用的。”
老头子这才稍微欣慰的闭上了眼睛。
所以这也导致了唐阳羽具备超级坚强的抗打击能力,他不认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比老头子对他的鄙视对他的失望对他的放弃对他的粗暴更过分,更可怕。
没有。
完全没有。
“最后再问一遍,唐老板,你学会这些手艺的秘诀是什么?”
“你告诉我也无妨,因为我知道了也根本学不会,况且我也根本不想学。”
“我就是特别好奇。”
俞楠还没有放弃,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你还真是死缠烂打,这样有意思么”唐阳羽反问她。
“有意思,这也不叫死缠烂打,这叫执着。这叫强烈的求知欲。”俞楠笑,笑的很开心,她几乎是第一次把唐老板问的要没话说了。
她当然高兴。
“如果非要说有秘诀,那秘诀就是家里已经死了好多年的老头子,是他逼着我学的。他对我特别不好,我一直都在怀疑我早死的老爸就不是他亲生的,然后我也跟着不是他亲生的。”
唐阳羽再次痛斥唐宗放。
而唐宗放在外人的眼里绝对是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