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郡的风景清秀雅致,民宅白墙黑檐。却又与雪国的白墙黑瓦,竭尽全力保留阳光的温度不同。楚郡的建筑高低互现,清溪石桥。作为曾经的一方诸侯,自然有些自己的文化与欣赏。与大唐别处的壮阔风景,有着很大的差别。
楚郡诸阀的庄园,都设在丹阳,为首的屈氏庄园,占据着江畔最美的一段石岸,和最清秀的一片山林。
楚郡地处南方原野,山林虽秀,却远远谈不上险峻。
屈园深处的小楼里,几名老人贪婪的享受着窗外射进来的暖阳,似乎要为那在阴暗处度过的大半生时光,找来一丝平衡。
屈生把热毛巾递给身后成为族长,刚从郢城回来的儿子。看着椅中那几名皓首老人,叹息说道:“上天垂怜,在我们死之前,终于能够等到这场变局,也不至于像前辈们一样在遗憾与叹息中死去。”
其中一名老人平静说道:“先祖们以一腔热血发下大愿,楚虽三户亡唐必楚。我辈心志,早在出生之时便已定下,各族祖训,时刻未忘复国之事。如今奋起发难,有些细节,仍须好生斟酌。”
屈生平静说道:“军机要务,自然有族中的孩儿们去执行,我三姓在楚郡发展多年,断然不会出任何问题。”
“屈兄所言甚是。然则三族子弟乃至依附我三族的其他名门之后,在长安城中为官求学者众,如今我楚郡自立,李家断然不至于让我们有机会接他们出城,这……该如何应对?”
“唐王之所以信任我们这些老头子,除了认为我们楚人承受不起临时转向的撕裂,便是认为我们舍不得那些族中的血肉。”
屈生淡然说道:“然而他不知道,我楚国百姓,从百年前国破那一刻开始,便一心一意想着复国,根本不是临时转向。而他也完全想象不到,为了完成复国大业,莫说那几百个族中子弟,即便是死再多的人,我们楚人也在所不惜。”
看着那几名皓首老人复杂的神情,屈生微微一笑,说道:“你们也不用提前便开始伤感,只要战事进行的顺利,我楚国大势铸就。李家为了日后的打算,说不定非但不敢对我们族中子弟痛下杀手,甚至还要好好供养着。而且这一次那个李世易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御驾亲征,跑到南荒去了,这岂不是天欲助我成事?那李世易夹在我们与圣教之间,长安城里的贵人们想拿我楚郡子弟开刀怕是也得好好想想。”
“只是战事真的能够顺利进行吗?”
“圣教筹谋多年,唐人骄横奢浮,如今燕国覆灭,雪国南下,秦国的尸潮也翻过雪山跟雪国人合到一处,葫芦谷再如何艰险,尸潮一到,填也填平了。秦国水师操练一年多了,也到了他们问鼎中原的时候了。只要我们楚郡大开方便之门,无当圣教与南荒妖兵挥师北上,且不说唐国会否灭亡,长安城便再也无法对我们颐指气使。”
屈生说着又看向了另一位年轻人,抬手施了一礼。
“熊氏后人终于可以再延国祚,我等老朽及依旧忠于大王的楚人,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年轻人慌忙还礼。
一个姓氏,一丝血脉,可以让人敬,却不足以让人畏。他知道自己只是这些人找来的一面旗帜,当然不会妄想这些人会对自己有更多的付出。
……
……
楚国的历史,要比世间绝大多数国家都要绵长,在千年之前,熊氏的祖先更是可以追溯至皇帝一脉。
依凭着宗族礼法,传统信仰,楚人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而楚郡更是被三大门阀经营的铁板一块,无论长安城怎样试图分化剥离,都只能触及最外层的存在,而无法深入到楚地的核心地带。
如今的楚郡及郢城,从城守到地方将领,再到那些中低阶官员,不是诸阀子弟,便是与诸阀有利害关系的人。
就连长安严厉看管的府军,也被楚郡门阀渗透的非常厉害,这也不能怪长安城的大人们警惕性不高,地方招募兵员,自然是楚地的百姓应征居多,而楚郡的百姓与其说是唐人,还不如说是诸阀的下人。
所幸南路边军一直牢牢的掌握在李家的手中,这支强大的战力若不是跟着李世易去了南荒,而是依旧驻扎在楚郡的土地上,估计楚郡的门阀们在反叛复国时也要好好的考虑考虑。
随着时间的积累,那些不起眼的普通基层官兵,熬着资历,攒着战功,渐渐升到了相对重要的位置上,虽说军队的高层主官,依然是全部由长安任命,由别处调来。但作为基础的中下层则已经无法摆脱门阀们的控制。这些主官的权利早已经被架空,在楚地与长安相安无事的时候,门阀们丝毫不会露出一丝破绽,而当他们决定倒戈的时候,那些长安调来的人,才发现自己已经孤掌难鸣。
天启十八年夏,门阀们筹集的粮饷已经随着唐王的大军进入南荒。
北地的雪国还在慢慢开化,南方的楚地则是阳光明媚,花红柳绿了。
郡守在郢城召集诸县官员,商议继续筹集粮饷,配合王师,抵御南荒妖兵与纠察境内细作的重要事务。
大唐以法治国,各司府衙官员都准时到来,哪有一个敢迟到。
几番商讨过后,一个郢城府军里的屈姓裨将,面带微笑走了进来,郡守府的大门随之关闭。官员们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身为地主的郡守怒问堂下的小小裨将和那几个门房在搞什么。
钟大俊挥了挥手。城守府里响起暴怒的斥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