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班交班!”
陈匡明揉着脸坐在连心桌上。
“没睡够的话再回去睡会儿,我这还有好几份记录没写完。”连心头也不抬。
“你没必要这样,大家干的一样的活,总是自愿吃亏算个什么事。”陈匡明有些不高兴,拍着桌面:“把笔放下。”
连心看着他:“好吧,昨天晚上2床和14床的状态不太好,你多看着点。”
陈匡明同样盯着连心的脸:“不对啊,我这才觉得有点奇怪,你每天都值夜班,虽说眼袋重了点,但怎么看上去一点都不疲惫呢?你那么敬业,不存在偷懒这回事呀。”
“天赋异禀。”连心站起身:“有机会给你见识见识。”
他找了件换洗的衣服,进淋浴间冲了个澡,回到宿舍,从包里把厚厚的《病理学》拿出来,靠在床头开始阅读。
根据bs患者的临床表现,从常规角度来说,各类专家大牛都无法对其做出合理解释。自然界和这种情况相类似的案例倒是有一些,比如亚马逊的僵尸真菌,寄生昆虫的铁线虫等。
但如果是由寄生引起,应该早就能发现致病原了,况且没有任何微生物能在各种最强效的抗生素、抗病毒药剂的作用下安然无恙。
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连心思索着,从官方确诊第一例bs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接近三个星期,文湖市患者的数量仍在以一个平稳的态势上涨,出于此疾病的特殊性,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确认病原体,并拿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将会对全市的治安、卫生,以及人民心理上带去严峻考验。
楼下突然间传来一阵欢呼声,连心疑惑地起身,出门一看,更为激烈的呐喊,狂吼,浸透着浓浓的激动与释放之意,沿着楼道席卷而上。
一位不太熟悉的同事顶着一头乱发在走廊里大呼小叫,和他经过的每个人击掌、拥抱。
“坚持住,查出了致病原,很快就能出方案了。”
“行了,知道了,赶快回去照顾病人。”
“是病毒吗?”
“看新闻,看新闻。”
连心凑过去,和几个轮休的同事打了声招呼,便围在一个平板电脑前仔细听着主持人的播报。
这是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的bs全纪实栏目刚收到的消息,报道的内容并不详实,但重点之处已经加粗置顶在屏幕左上角。
那是一张培养基的电镜照片,一大团小小的,椭圆形的微生物附着在柿饼状的红细胞上。
“新型病原?”
“我勒个去!没想到咱也能在有生之年见证一把历史。”
“这就完了?感染方式呢,繁殖方式呢?”
“不用你操心,找到了根源,还怕弄不死它?”
“终于能踏实地睡个觉了。”
女主持终日凝重的表情终于挂上了明显的喜悦和期待,连心这一刻同样稍稍松了口气。等研究人员得出详细的结论以后,困扰自己长时间的疑问也能够有所解答。
相互之间的庆贺没有持续多久,大家都因困意的驱使而回到了自己的床上。连心拿过手机,守着直播栏目等候最新消息。
突然,一阵噼里啪啦的电流声从宿舍天花板上挂着的一个广播扩音器里传出,紧接着是一位护士声音急切的通知。
“文深高速口发生由bs引起的骚乱,伤者预计数十人,请大家结束休息,顶替外出救援的同志留下的岗位。”
短暂的安静后,整栋楼顿时进入了一种有序的忙碌状态。连心快速完成自己的着装,和同事们一起跑到宿舍楼的出口。
防疫救护车闪着顶灯蓄势待发,陈匡明正排着队往后车厢里钻。
“小心点!”连心朝那边喊。
人们纷纷回头,全身包裹严实的陈匡明眼睛弯了弯,比出一个大拇指。
回到集中诊室,2床的大爷在连心眼皮底下开始发作。胳膊和腰间的缚带起到了作用,大爷向着站在他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嚎了一嗓子,展示自己黑紫的口腔和舌头。
带着厚手套的护士攥住他的胳膊,艰难地把安定推进血管。
几分钟后,大爷睁着眼睛,一动不动地仰躺着。医护人员把床轮的挡板放下,将大爷推走。
其他人沉默地看着,3床的病人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无处不在的恐惧和担忧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情绪逐渐失去控制。
“救救我,救救我啊,我不想变成那样子……”
他放肆地哭泣,独自一人抵抗沉重的现实,对于这个年纪而言确实过于困难。
两名护士在旁连声安慰,轻柔的鼓励和电视机里关于发现病原体的报道夹杂在一起,凌乱却充满希望。
……
连珏在她看得懂的题目下面尽能力写了一些解题步骤,提前一个小时交卷,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考场。
监考老师没有其他的表示,把试卷随意地堆叠在一起后,低头看手机。
这个考场出勤率不到一半,对于某些差生而言,再来一百轮模拟考试也不可能让他们考上本科院校。
将手机开机,有一条未接来电。
连珏的呼吸变得沉重,站在楼梯口好一会儿,装作没看见,放回口袋里。
到图书馆消磨时间,等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她去和米清水碰头,准备一起回家。
“走,鸡公煲!”米清水蹦跳着迎了上来。
“看样子感觉不错。”连珏道。
“还行吧,咱们走快点,不然一会儿没位置了。”
“不会的,学校只剩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