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臣权>172 逃税的萌芽

明知道yu速则不达,但是庞煌依旧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一次又一次的加大了训练强度,回想各种记忆深处的训练方法,一遍又一遍的训练,自己亲自带队,使用了各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所谓的速成。

虽然亲卫们疲惫不堪,但是进步却是明显的。只要有进步,那就好,庞煌要的是,在八月之前,至少能让这些亲卫派上用场。

这是一个秘密,八月,大明会对辽东的蒙古部落有所行动,现在计划之内,就是由于主帅始终没有敲定,所以没有透露出来,不过朝廷已经严令辽东都司、北平都司、陕西都司和山西都司,严格训练边陲的兵卒,这一,相信几个都司的指挥使应该可以看出来。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皇帝的决心,庞煌就是想在这次行动中,做出一些成绩,那时他才能向朱元璋交代很多事情。

北平海关的收入,真的把庞煌吓了一跳,可能大明锁国太久了,把一帮商贾都憋出了毛病,北平、辽东这边稍微放出一缝隙,都蜂拥而来,特别是江南的一些大商家,通过运河将货物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北平来。

老老实实的报关缴税,等待这互市的开始,蜂拥而来的商贾,将北平海关的收入推到了一个最高峰,截止到三月,海关税收一百二十万贯,这个数字出来之后,让庞煌沉默了好久,然后只是让账房把出入账记好,但是总数绝对保密,暂时不想外面公布。

然后通过激励亲卫的手段,慢慢的将这个数字说出去,庞煌知道自己的亲卫队伍里,肯定被老朱安排了不少密探xing质的亲卫,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说不定都会被记录下来。放在老朱的御案之上。

他觉得先不给老朱汇报的比较好。先通过这些线,给皇帝打些提前量。以后只要数字没有出入,应该就不会有大问题的出现。

因为庞煌害怕啊,害怕朱元璋知道这个数字之后,忍不住会把海关关税的使用权收回去,那样可就悲催了,在各地建立海关衙门、训练特种兵是最花钱的地方。而且手里有了余钱,庞煌还可以办很多事情。

庞煌还计划在承德、广宁、大宁等地,相继建立互市交易市场,这些都是花钱的地方,如果朱元璋此时抽走了北平海关的收入,他绝对变成一个连军饷也发不出的穷光蛋。很多计划都没有办法施行。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大明一年的税赋收入才四百万左右,老朱作为皇帝,穷的连几支蜡烛都要斤斤计较,别说看见这个香馍馍了。

而且,就算朱元璋说话算话,暂时不收回海关关税的使用权,那这个数字要是让中书省知道了。自己也免不得落个桑弘羊的骂名。引起大臣们的群起攻之。

所以暂时不能奏报,只能通过一些暗地里的途径。透露一些消息给朱元璋,让他有个思想准备,相信朱元璋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一路上练兵,以实战为目的,从难从严,由巡抚大人亲自指导并考核的拉练计划,从二月底开始,由北平出发,首站居庸关,次站北口城,然后沿着一直往东,将军石、喜峰口和山海关,这五个地方,拉练上千公里,预计耗时两个月的训练就开始了。

当然,在这个期间,庞煌也不轻松,不但要想出各种办法进行训练,而且在亲卫们训练时,他还要经常去沿途路过的州县,去看一下海关的实施情况。

结果这么一看,看出一些毛病来,这些毛病是在北平很少见到的。

北平海关规定,货物价值在五十贯一下的,免收关税,只用缴纳三个铜板的工本费,就可以顺利的领到路引。

这个规定,本来庞煌秉承着抓大放小的态度,变相给一些小作坊或者是小商贾支持,但是在北平的一些州县,这个规定却是变了味道。

特别是本地商贾,将自己所要出关的货物,分成五十贯以下的小份,然后让自己的家丁、护院或者是亲戚,前往衙门报关,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反正这些商贾也要带人出关,然后分批出关之后,约定地在集合在一起,那样就完成了整个逃税的过程。

这种逃税的办法,外来的商贾很少用,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人脉,也摸不清虚实害怕出事,所以都不屑于去做,但是北平本地的商贾就不同了,他们是本地人,关系极广,分别在不同的州县报关,那样就行了,还不容易引起怀疑。

i,这样也行啊,庞煌心里想到。

这些不过是小钱,真正有实力的商贾,也不会在乎这钱,只有那些不大不小或者正在发展的商贾,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种事情,放还是不放手?

不能放手,虽然是小钱,但是绝对不能助长这种风气,久而久之这种风气会毁掉海关这种新生事物的。

刚刚建立海关还不到半年,就有人钻空子,这样做还了得?

这个消息,是密云知县叶强透露给庞煌的,作为皇帝的另外一个暗卫,密云知县叶强可是没有庞煌那么好命,在知县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六年了。

也许是密云的地理位置特殊,也许这个叶强还肩负着监视守军的人物,所以在知县任上一干就是六年,倒是任劳任怨,倒是把密云上上下下摸了一个通透。

既然靠着这层关系,那就在密云下手吧,反正询问过叶强,叶强也不介意,他收到风声,估计皇上要调他去陕西,也在密云干不了多长时间了。

既然下


状态提示:172 逃税的萌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