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臣权>227 2修桥顺母意,杀僧报父仇
监察百官的责任,由他出面告发胡惟庸,很是合适。

当然这只是暗地里的动作。甚至涂节此时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皇帝看中作为挥舞屠刀的那只手。只是心里稍微有这种想法而已。

涂节的角色,估计只有朱元璋本人和庞煌这个有着穿越光环的人才知道。

朱元璋也知道兹事体大。自然不会轻易的发动,涂节首告胡惟庸,只是一个想法,朱元璋此时甚至连罪名还没有想到用哪一个呢。

因为这件事,朱元璋根本就不能和人商量,心里最明白皇帝心意的毛骧还在北方牵制着徐达,而蒋瓛这个后起之秀,还是少知道点为妙吧。

朝堂之上的那些所谓正人君子们,此时要是知道皇帝的想法。估计又不知道有几个会用头撞柱子的,难啊,皇帝怪不得自称为孤家寡人,连阴人,都找不到一个帮手。

胡惟庸不是没有一点点防备,但是再防备,那也是君君臣臣,上下尊卑的问题,在事情没有发作之前。他是万万不敢做出任何反应的,甚至就是有人提醒,也要装作糊涂,否则就不是心中无愧。而是心中有鬼了。

眼见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皇帝的心里也有些急了,曾经安排了多少个棋子发动这个事情。但是到现在,仿佛老天都给自己作对似的。大部分借口都不见了。

先说刘琏,刘伯温的病故的原因。朱元璋心知肚明,所以以刘琏作为发动的棋子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所以当初朱元璋将刘琏调到江西去激起刘琏的怒火,但是却没有想到,刘伯温老妻的亡故,让刘琏和刘暻都直接回家丁忧去了,现在丁忧期未满,就是有心举报胡惟庸,估计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再说汪广洋,这个老匹夫,无论自己是派人前去试探,或者是暗中做了指示,但是汪广洋宁愿不做丞相,也不愿意举报胡惟庸,想当初去给刘伯温送药,为什么自己要派两人一起去呢?

不就是为了留下这个后手,用于牵制胡惟庸吗?谁知道竟然也没有用上,那老匹夫竟然宁愿自己受闷气,也不愿意去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事。

不过总算有一点朱元璋是比较看着顺眼,那就是汪广洋所谓的孝道,不过宁愿为了孝道而忘了忠君,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抛弃了忠于自己这个皇帝的念头,凭借这一点,就该死。

当然,作为皇帝不会用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来威胁汪广洋,虽然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朱元璋依然无意而为之,也是不屑于为之。

另外还有一些枝节小事,就像是占城使节滞留京师的事情,不过那些事情,只能作为警示的作用,用这些罪名去问一个当朝的宰相,估计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皇帝终于在瞌睡的时候,等来了一个枕头。

翌日,朱元璋下朝,四皇子朱棣求见,却带了一个陌生人,一个根本没有资格进宫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徐福寿,是魏国公府的一个家丁。

原来胡惟庸许诺给徐福寿以重金,希望徐福寿能替监视徐达,并伺机找到魏国公的一些罪证,最好是在徐达镇守北方时,一些让皇帝猜忌的事情,比如说是联系藩王,比如说是沟通旧部等等,那样胡惟庸就可以将徐达压制下去了。

这个暗子是一年多前就部下的,但徐福寿虽然是个家丁的,可他是徐达的旧部,战争年代亲眼见过徐达浴血沙场,很是敬畏徐达。于是徐福寿决定先答应胡惟庸,同时把此事报告给徐达。

徐达一直隐忍不发,到了如今,却是看清楚了形式,让魏国公府的人联系燕王朱棣,由朱棣带徐福寿进攻见驾,趁机帮了皇帝这一把。

朱元璋在弄清事情原委后,一方面很是佩服胡惟庸,没想到连徐达也敢算计,另一方面也有些心惊徐达的眼光老辣,竟然可以看出了自己作为皇帝的一些尴尬之事。

但是这些事情,如果胡惟庸不认,那可就打草惊蛇了!

朱元璋继续保持沉默,同时宣召大宗正府宗正,驸马都尉庞煌入宫觐见。

时值洪武十二年八月,辽东诸地陷入了诡异,京师中也陷入了诡异之中,而庞煌入宫见驾。心里正是忐忑不安,进了御书房。却见朱元璋抛出一个奏折给他看。

仔细看时,却是实名具奏。奏疏人御史中丞涂节,而弹劾的却是已经下野的前大明中书省右丞相汪广洋。

罪名有四:其一,以前当地方官的时候包庇犯法的宗亲朱文正;其二,在中书省的时候明明知道杨宪的奸邪却不阻止和禀报;其三,汪广洋有个陈氏小妾,其父曾是个县令,因犯了法,妻女都被卖为官奴,不知怎么竟成了汪广洋的妾室。

大明初期。从来官奴只能赏赐给功臣之家,汪广洋这样的文官是不可能纳之为妾的,这勉强也算是一个罪名,但是其四,却不由自主的让庞煌的眉毛一跳。

放眼看去,其四,刘伯温之死甚为可疑,经过多人证实,诚意伯是被人毒死。而汪广洋似乎曾经参与,就算没有参与,也至少是一个知情者或者是默许者。

奏折写的极为考究,把最后一项罪名写的及其含糊。盖因为本来皇帝就没有表态定性的事情,所以用的颇有些莫须有的风采。

庞煌看了之后,表面上一片诧异加上惊讶。内心却是被搞得哭笑不得。

这些算是什么罪名,第一个罪名。朱文正是谁,你皇帝的侄子。还用当初只是地方官的汪广洋去包庇吗?第二个罪名,明知


状态提示:227 2修桥顺母意,杀僧报父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