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臣权>272 事情原委

庞煌无奈的看着一幕幕戏剧xing的事情发生,自己却没有一点办法,就连拾遗补缺的办法都没有。

携着纳哈出的请降,朱元璋在朝野之间,在大明的国土之上,获得了空前的声望,而且有人传言,胡惟庸又私通蒙元的嫌疑,否则蒙古人早就被皇帝陛下灭了,都是胡惟庸私通蒙元,一再以国力不继为由阻扰,才迟迟没有达到天下一统。

如果不相信的话,看看现在的情况,胡惟庸被打入了天牢之后,没有多久,纳哈出就请降了,因为纳哈出以前和胡惟庸有着偷偷的往来,所以仗着胡惟庸的维护而迟迟不怕大明的天威,但是胡惟庸一倒台,纳哈出顿时觉得大势已去,所以就降了。

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维护,但庞煌知道,其实胡惟庸倒台的消息还未传到辽东,纳哈出就已经是支撑吧不住了,请降是必然的,但是这个时机契合了胡惟庸下牢的时间,就不能不让人猜疑了。

而且更有甚者,有的人还拿出了相关的证据,指责胡惟庸私通曲款,这件事弄到最后,竟然是有人证和物证,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不知所以了。

当然,这不只是大明朝廷官方的说法,而是此事的确有些原委。

相信大家都知道兵法中有一个计策叫做“反间计”。在苏州的老爷子罗贯中专门写的一个白话文《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蒋干盗书”,蒋干是曹cao的谋士,赤壁大战前夕去劝降周瑜。盗走书信,结果害曹cao杀了自己的两员大将。就是一个著名的“反间计”案例。

当初纳哈出被匆匆围困时。的确是想到过这么一出戏,想要通过挑拨离间来达到拖延战况的目的。但纳哈出是怎么安排这一场“反间计”的呢?

他先写好了一封给胡惟庸的书信。在这封书信里,纳哈出故作与胡惟庸素有交情的样子,用了不少称誉之辞。

同时纳哈出对徐达、冯胜也说了不少坏话,即所谓的“诋毁之辞”。他让人找来一名被俘的大明士卒,好酒好肉招待一番,还给了不少赏赐。纳哈出把信交给他,藏到衣服里,说让他带回去交给谁谁谁,然后谁谁谁会转交给胡丞相。同时又找来一名被俘的大明士卒。什么也不给他,但是故意让他窥知了对前一名士卒招待赏赐的情况,然后就把两人都放了回去。

那个没有得到赏赐的士卒,心里愤愤不平,他心想什么好事都让你一个人赚到了,我也不能让你好过。回去后就向自己的长官举报了这名士卒,把他抓来一搜,果然找到了那封书信。这名士卒的长官马上就把事情报给了当时的徐达和冯胜等将领,碰巧当时朱棣也正在那个场合。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不过大家都没有声张,徐达还嘲讽的笑了笑,意思是蒙古人连反间计也不会用,居然说是和大明的丞相有关系。

不过是因为纳哈出想让大明内部乱起来而已。因为现在统帅军马攻打纳哈出的是徐达等人,纳哈出知道,就算是反间计用到徐达等人身上。也不定管用,汉人都有一句话。叫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所以远水解不了近渴。

还不如让大明的南京乱七八糟一番。那么自然会懈怠了辽东的战事,自己熬过秋天,又可以缓过一口气,因为冬天不利于明军的进攻,辽东的严寒,是大明官兵承受不住的。

但是徐达当时就把那封信撕毁了,纳哈出的反间计一点作用也没有起到,最后还是被迫投降了,而这个反间计当初在军中被传为笑柄,成了大明官兵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证明蒙古人蠢笨的证据了。

但是没有想到,过了没有多久,胡惟庸被打入天牢的消息传到了北平,正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人,被着着实实的吓了一跳。

当时徐达、冯胜、傅友德等人正忙着接收纳哈出的投诚,还有做一些善后工作,顺便清除一下在建州附近的女真部落,没有想到这个事情。

但是有些人想到了,想到了当初纳哈出的信件,想到了纳哈出自己承认和胡惟庸有关联,那个被利用的士卒于是被重新抓了起来,连同被撕毁后回忆起内容的信件,一起送往京师,作为指责胡惟庸的证据。

这下子胡惟庸百口莫辩了,将被加了个“通敌”的罪名,下到狱中,家也遭到籍没,就是被抄了家。虽然没有遭到杀戮,但是昔i的胡丞相府邸,现在已经荒凉起来,就连胡岚也被五军都督府找人控制了起来,没有了行动的只有。

纳哈出的这招“反间计”果然有效,没有想到间接xing的帮了朱元璋这个大忙,其实作为皇帝,特别是戎马一生的皇帝,岂能看不出其中的门道,但是急于置胡惟庸于死地的朱元璋,怎么会不相信,那不是正好瞌睡送来了一个热枕头吗?

一纸书信,就有理由杀大明昔i中书省的丞相,这个结果足以与罗贯中刚刚写就的《三国演义》中的“蒋干盗书”相媲美了。

接着纳哈出新鲜出炉的这个证据,朱元璋写了一份谕旨,叫做《告天下臣民书》,就是一份给朝廷和天下百姓的公开信。朱元璋在这份布告里面说了这样几件事情:

一、诚意伯刘伯温去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刘家的两个儿子矛头都指向胡惟庸,又为什么是胡惟庸送药治疗后不久就身故了?

二、大明兵马强盛,可以驱逐蒙元,可以征战天下,打的蒙元皇帝跑到和林,打的方国珍、明玉珍、陈友谅和张士诚,为什么大明


状态提示:272 事情原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