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臣权>325 燕王来访

出了什么问题呢?

原来,消息放出去后,苏州乃至大明一片哗然,当然,对于文人士子来说,这是一个千秋功业。在大明建国之初,皇上信奉的是“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大明全国书院一片颓废。

于是各府、县均有学校,京城鸡鸣山下,有国学,科举进士及第者多为国学出身。各府学每年向国学推荐学生,府县幕佐散职也多出自官办学校。朱元璋认为北方沦陷于外族之手太久,人鲜知学,还特地派遣国学优秀生分散到各地教书。所以官办学校一帜首选,当官的终南捷径。不过因此也堵塞了不少贫寒学子的仕途。

所以对于一些官学无望的士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据可靠的消息。江南清华义学的学生中设了奖学金,凡任何一科成绩受到全班师生一致认可的,皆可以享受按照等级每月一贯到五贯大明宝钞的奖学金。

当然,如今的大明消息还十分闭塞,北平的清华义学虽然被江南的很多人知道,但是却是不知道办学的真正详情,江南的读书人只是知道,自古以来,上学就要给学校、私塾银钱的,那里见过上学只要学习好,还可以挣钱的一说,听说此事的人都咋咋称奇,提及驸马都尉的时候又多了一丝尊重。而且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对于官场民间来说,无异于是对江南政策趋向和缓的信号。极大的刺激了江南儒林乃至大明各地儒林人士。

由于元末混战中荒废了的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书院等所在之处。士子们纷纷要求当地布政使上书重新修建书院,恢复先贤旧风。

朱元璋那时候正陷入进了失去皇后的痛苦之中。除了有些暗自怀疑,正在追查皇后死去的真相之外。大多数事情,都交给了所谓的几个大学士去廷议个结果,然后经由自己考核,至少短时间内是这样的,也就是在这个间隙,几个大学士看到了驸马都尉的奏章,觉得不错,而且没有违反大明什么律法和皇帝的好恶,所以就拟定同意。而朱元璋也没有考虑什么后果,在心神恍惚中用了印鉴。

庞煌按照自己办江南清华义学的规则,命黄子澄仔细的写了一封奏折,除了这些,且建言道:“此策可在大明全境实行,但是不可能都能建江南清华义学这般规模的义学,那样反而增加奢侈之风。”

改为凡建立容纳百名以上蒙童学习的义学,或供给五十名蒙童九年学习费用者才可以获得皇帝的亲笔表彰,并可以享受其礼遇。并不趁机大肆扩张,因为物极必反,大肆的扩张之后势必造成监管的难度。容易给地方造成可乘之机。

为了迎合朱元璋的控制yu,驸马都尉曰:对于江南清华义学、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书院等大型书院。仰或是以后再筹建的大型书院。朝廷必须加强监管,并从国子监派遣得力之人作为院监,每年进行考核和审查。

地方官吏每年也要对地方建立的义学或者供给学子学习的款项进行审核。若有从中作假者,以欺君之罪论处。

朱元璋的反应令朝野一片大哗。被迁往临濠的苏州豪门大户立刻做出反应——纷纷捐资江南清华义学。不盈月。驸马都尉的书案上就收到原苏州大户捐资近十万两。这才是十九户的捐赠之数,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人在观望。

且不说庞煌等人见到那么多的银子那种兴奋和惊讶的表情。坐在紫禁城御书房的朱元璋此时也露出惊讶之se。心道这班jian商,朕将你们迁移至临濠,你们还藏了那么多的银两,要不是驸马庞煌用上这一招,朕还真的以为你们山穷水尽了。

心里的决心更甚,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此刻却是下了决心,办官学还要朝廷的银子、人力。现在不过是抛出一个虚名,自己动几下笔杆子的事情。就可以取天下jian商的财富,用之于百姓身上,还为我大明造就无数人才。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没有想到结果彻底的让朱元璋震惊了,在他眼里,已经落魄很久的临濠江南富户,在稍加鼓动之下,就拿出了可以比肩大明全年税赋十分之一的钱财,这只是短短的一个月之内,而且,由于新政策的发布,江南各地办学之风大盛。

其中各种各样的吗蒙学、私学和私塾犹如雨后的chun笋般的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冒了出来,要是折算成钱财该有多少,朱元璋不敢想象。

心想自己已经够高看江南的那些富户了,但是到了最后,才知道自己是低估了江南富户的富有,心里的震怒和震惊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而

正当庞煌因为梅殷特地提及,所以对江南富户的结局担心,为朱棣为什么这样做极有兴趣的时候,说曹cao、曹cao就到,朱棣却上门拜访来了。

要是在大街上遇到,庞煌不会把眼前这个人和另一个时空传说中英明神武的朱棣联系起来,朱棣今年算来也二十八岁了,比自己小七岁,但是却是块头比庞煌大了很多,看来去北平就藩之后,朱棣的牛羊肉的确没有少吃。

两人虽然是郎舅关系,但是庞煌只有一个外戚的身份在那里压着,朱棣进了驸马府后,显得极为倨傲,庞煌还要大礼相见,可是正准备起身的时候出了麻烦,庞煌站了起来,朱棣按照理解躬身稽首一礼,却露出身后的一个人来。

那人正在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不用猜,因为他们之间互相见


状态提示:325 燕王来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