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攻汉城的高丽王部队,号称十万,但是只有四万左右的北平军,其余的都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各地降军,战斗力并不太大。这也是李舒所仰仗的优势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从光州传来,老王爷出山了,李成桂已经到达光州,凭借个人的威望,纵然是一只快要老死的狮子,那也有一定的威慑力的,何况李芳远此时是无计可施,正好仰仗父王当初和大明的关系,说不定可以有所解脱。
而李成桂此时已经开始乘船北上,想要面见方明谦,借此观察大明的态度,以便对症下药,争取能够得到支持。在临行之前,向李芳远建议,放弃无谓的抵抗,并以李成桂个人的名誉,加上高丽实际国主李芳远的诏谕,号召各地放弃表面的抵抗,而使抵抗转入地下,坚壁清野,不要给北平侵略者提供给养,还号召各地骚扰入侵者的粮道。
不投敌既是效忠。
这是李成桂给予的底线,不但表明了李芳远的大度,而且可以拉回一些正在左右摇摆的中间派,然后李成桂高调北上,求见大明水师总督方明谦。
尽管姿态放的很低,但是无疑给高丽的官员贵族们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使事情出现了变数,甚至有些想要投降恭让王的人也停了下来,静观事态发展,以免万一李成桂成功,自己反而成了叛军。
而此时的南京城内,却是喜气洋洋,因为杨蝶为皇上诞下了一位公主,赐名依文,为了庆贺,皇帝朱标诏赐文武百官钞,命宴于江东十五楼。
对于高丽事态的发展,朱标一直十分关心,朱高炽果然和李芳远撕破了脸面,现在兵戈相见,是在他预料之中的事情,所以送去了恭让王瑶,算是帮助了其一把,说一句实话,排除朱棣的因素,其实朱高炽的这般下场基本上是朱标一手造成的,本来想着高丽半岛上会很快的产生战争,可是没有想到在双方的克制下,到了几年后才发生。
不过对于朱高炽的情况,皇帝是了若指掌,他容忍朱高炽再高丽半岛上立足,无非是想着让其动摇高丽人的根基,高丽是必须回归的,这是朱标的想法,只有把握了高丽,才能下一步针对日本。
但是高丽也立国数百年了,高丽王室也好,李氏家族也好,都在那个半岛上有很深的人望,灭高丽容易,现在毕竟不是隋炀帝的时候,大明现在国力强劲,加上辽东的经营的当,已经有了适合的跳板对付高丽,而不像是隋炀帝那样,那是所谓的远征,而此时大明要攻打高丽,那就是家门口的纠纷,不用倾国之兵,甚至不用伤及辽东的全部兵力,高丽就会在弹指之间被拿下。
拿下容易,但是要同化,要收服民心却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毕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归属感,要不,朱标自己怎么有那么深的大汉情结呢?
让朱高炽在那里经营,慢慢的蚕食高丽半岛的民心,是庞煌出的主意,谁也不知道庞煌心里清楚,在另一个他经过的时代朱高炽虽然只是做了九个月的皇帝,但是却有很多人将其归属到仁君一列,他有他的办法使自己的地位稳固,换而言之,朱家的子孙,几乎没有弱者的存在,这个是庞煌在回到大明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
大明上下在等着高丽的变化,也在等待着李芳远所派出的信使,同时也在等待着将那里彻底归入大明版图的一天。
还在等待着,李成桂这只没有死的老狐狸会做出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