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坏事咱们一时半会儿怕是顾不上了,眼下最要紧的是皇上的病情,老夫昨日听说你与萧太医没见到皇上?这是怎么回事?”
杨峥道:“这事儿下官也想不明白,下官昨晚想了一晚上还是没想明白,这不今日天一亮就来内阁讨教了?”
杨溥笑道:“你这个天亮得还真迟了点。你看看这六部九卿那个不比你早了些,你啊,也就是做了兵部尚书,这要是做内阁大臣,就你这性子还不知要误了多少朝廷大事。老夫都不敢想象。”
杨峥老脸没由来的一红,灿灿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在其位谋其政,我若是当真入了阁,做了内阁大臣,没准儿比你们来得还早呢?”
杨荣这时扭过头道:“那可未必,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你以为我们这个老家伙是觉少,没事来这儿表忠心,告诉你根本就不是那么会事,从老夫走进入这渊阁的第一天起,老夫就没踏踏实实的睡一个安稳觉,总想着如今是内阁大臣了,再也不是当初的小县令,小参将了,迟了些,早了些也不影响朝廷大事,大不了被上司呵斥几句也就是了,入了内阁,你就是朝廷的大臣,凡事得以政务为准,万一迟了那可不是上司呵斥两句那么简单了,它关乎的可是万千黎明百姓的生计,数万将士的生死,说得严重点也许就是江山社稷了。”
“没那么严重吧?”杨峥心里嘀咕了声,面上却没说出来。
杨荣看他神色,隐隐能猜出他心头所想,淡淡一笑,伸指了指四周堆积的奏折,道:“你可知道这渊阁每日要票拟多少奏折么?”
杨峥看了看四周堆积如墙一样的奏折,心有余悸及的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
杨荣道:“一共一千六百件,每日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从这1600余件奏折里,一共提炼总结出200件建议及对策,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这些奏折便通过全国196处驿站,全长1400公里的驿道送到每一个县的父母官的,让各地的官儿按照朝廷的指示来治理百姓,迟了误的可不是一个百姓,而是一个县,一个府的百姓,这人老了脚就慢了,做的事情就不如从前了,不早点来,这些奏折哪能这么轻易的看完。”
杨峥知道杨荣说的大实话,所以也没在这事儿上较真,由衷的赞了声:“做能臣总要付出点代价嘛,不然后世的史书,为何单单留下的你们的光辉事迹,还不是因位勤恳治国,你们没听外面的百姓说么,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杨。”
这一番话说得人好不高兴,内阁的气氛也变得欢快了不少。
这时,杨峥见杨士奇缓缓合上了奏折,搁下了的朱笔,开始揉着泛着血丝的双眼,便知这老头这是要歇息片刻,急忙凑了过去,将心头的疑惑一五一十的说了。
杨荣与杨溥本低头做事,听了杨峥的话也纷纷提起头来,面上的神情比起先前可要严肃的了许多,一时之间内阁的气氛也显得有几分压抑。
杨士奇一副老佛入定的神情,那一头在去年还黑白相间的头发,已彻底白了,何止是他,坐在对面的杨荣、杨溥那个头上没有白发,眼角、额头上的皱纹没有添上几道呢,可以说宣德这十年里,杨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为了这十年,杨倾入的精力,不输给历朝历代任何一个宰辅,这也是为何后人如此怀念杨的应由了。
杨峥没有催促的意思,任由杨士奇这么眯着双眼思索,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得杨士奇缓缓的道:“这事儿你怎么看?”
杨峥道:“怕是不简单?”
话音未落,就见杨士奇冲着他翻了一个白眼,那意思似在说:“简单老夫还问你?”
杨大人气得面上一热,心里骂了声:“你爷爷的,这事儿我要是看得明白,还用在这儿看你脸色?”骂归骂,面上神色还是一副受用的样子,想了想道:“我是说,皇上好端端的为何突然下了这道旨意,这不是自绝群臣么,自绝江山社稷么,咱们的这个皇上可不是那种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主儿?所以下官才觉得这事儿不简单,至于如何不简单,你老还是放过我,下官年轻识浅,看不出其的深浅,这事儿还得您老来?”
杨峥这一番话虽说的含蓄,但其含有这事儿也就是您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