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杨溥道:“老夫谨记便是。”/p
/p
胡滢看他如此,也不知该说什么好,长叹了声摇了摇头去了。可临走时那失望的眼神让他心头着实不是滋味,恨不得立即入宫退了这圣旨才好,可一想到杨士奇、杨荣的嘱托,先帝领走时的期望,心头那股怨气也就去了一半,如能如何这内阁总要保住才对。杨峥的到来无疑是给了莫大的希望,一人难以抗衡,再多一个人未必就抗衡不了,况且杨峥入内阁也是先帝、杨士奇、羊杨荣的期盼,对他也有莫大的帮助,至少朝廷上上下下所有官员的目光不会只盯着自己看了。/p
/p
自打算入阁,杨峥也就没含糊,这事儿他看得明白,内阁与司礼监的权力角逐,事实上就是中国几千年来皇权和相权的彼此争权和制衡。/p
/p
太祖高皇帝需要司礼监吗?显然不需要。/p
/p
而后代天子,能力强、或者说权力**强的天子在位,司礼监权柄就大。反之,司礼监就式微。如今这个苗头才宣德后期在宣宗皇帝刻意的营造下,司礼监的权势可谓是日益强大,随着宣宗的驾崩,人主怠荒,深居内宫,不亲政事,不见大臣,又把太监当作心腹委以重任,朱批便由秉笔太监处理。司礼监便凌驾于内阁之上,内阁权力仅止于票拟。无论皇帝亲自掌权或者是假手于司礼监代批,大学士只能承旨办事,由是司礼监便趁机窃柄专权。明之阁臣即使有理想,有主张者,也必须先勾结宦官不可,否则一切政事都受到宦官阻梗,不能上达皇帝,如张居正为有明一代能臣,其任首辅时亦要密结司礼太监冯保,才能策动当时的政事。至于阁臣之不肖者,更争相谄媚逄迎宦官,助阉为虐,狼狈为『奸』,助长宦官的气焰。综观明代宦官为祸之烈,实与废相后,内阁无实权,加上君主过于宠信宦官,使宦官得以居中用事所使然,久而久之演变成朋党倾轧。明之内阁上受君主箝制,内受宦官『操』纵,阁臣之欲握权柄者,皆不免以不光明之手段得之:一方面要交结内监;另一方面则又须倾轧同列之大学士,遂演成朋党之祸。即在明代内阁权任处于最高峰时,阁臣间为争夺”辅“地位,往往互相倾轧,愈演愈烈,甚至不惜朋党台谏,依傍宦官,世宗时之严嵩任首辅,威权不可一世,但却为阁僚徐阶所倾到。张居正在万历元年出任首辅,也是因为内结司礼监冯保,逐高拱得来的。今日的内阁尚未着这种想象,只因三杨多年来配合默契,造成了内阁相对的平稳,但内阁的平稳从前日就被司礼监打破,权势的真空的期限还不算长,争斗之势尚未显『露』,这个时候入阁无疑是最稳妥的,其次来自司礼监的压力,随着杨士奇、杨荣的出走,最为稳固的三杨内阁就此打破,王振一战成名,不管是出于王振的野心也好,还是小皇帝的心思也好,王振必然会借此机会扩大权势,达到对大内与外廷的控制,可以说这一点是王振必走的路,而眼下王振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毕竟是根基不稳,准备不奏,尚未有控制内阁的本事,一旦给了他喘息的时间,内阁必是打压之重点,到那时他想入内阁怕是没那么简单了,就在今日一早,杨峥就听说昨日一早,小皇帝在将台阅武,命诸将骑『射』,以三矢为准。受命者万骑,这样的大场面,往日都是宗亲武将参与,就是外廷的内阁大学士也没资格参与,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可今日一早,小皇帝却命人将王振请去观赏,这还说明不了王振足以撼动内阁,但有一点可以看得出来,通过内阁这次争斗,小皇帝对王振的信任已经超过了从前,这意味着什么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所以入阁,早入总比迟入的好,一旦王振势力做大,他这个内阁大学士能否安稳坐下去还真难说。/p
/p
杨峥说明了来意,杨溥当即表示赞同,从收了王振送来的圣旨,杨溥便一直在深深的自责之中,若不是顾全大局,他早就挂冠而去,哪里还在这儿遭受百官的冷眼,但既接了圣旨也没什么好后悔的,如今要做的就是尽快挽回自己在百官眼中的形象,杨峥入阁的请求无疑是他最佳的表现机会,所以一口答应了,以杨溥的能耐,杨峥自是不用担心,况且他入阁朝廷上下,包括宫了哪位孙太后也是知晓的,往日顾全三杨内阁的稳固,他迟迟没提出这个要求,而今三杨三去其二,单靠杨溥一人很显然是难以应付越来越繁重的朝政,孙太后虽说不喜欢杨士奇等一帮直视清高的老臣,但对于杨峥当日在王府留下的印象还算深刻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再者,小皇帝还年幼,国家大事总不能全靠了太监,外面的这些文武大臣看着是不顺眼,可国事还得他们来处理,内阁添上两个官儿实在合乎情理的事情,答应也是在情理之中,两人将细节又细细商议了一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