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使命>第76章 性格决定命运

听完杨重阳的叙述,石一坚痛苦的脸色,变得有些狰狞,他像是在问杨重阳,又像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发出的呐喊:“难道,我们注定打不过小鬼子,注定要做亡国奴?”

听到石一坚歇斯底里的呐喊,杨重阳还是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其实,我们不是没有机会把小鬼子从上海赶出去,只是我们错过了最好的战机。

战斗打到现在,我们会陷入僵局,迟迟不能达到把小鬼子从上海赶出去的战役目标,火力不足,仅仅只是一个原因而已。

高手,在对对手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往往都会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一个个点上,重点攻击对手的一个要害部位。

打仗,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军队,有限的炮兵力量,被分割使用,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部署兼顾了各个部队,各个作战战场的需要。

然而,如此部署实则违反了最起码的军事原则,有限的炮火分割使用,不能集中火力于一点,以致于处处薄弱。

还有就是,我们的部队,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协同作战,三军之间,各打各的。

比如说,我们的空军在轰炸日军据点,步兵在一边观看拍手叫好,却不知道,趁机主动出击。

当我们的步兵遭遇到日军火力拦截之后,一味地让我们的坦克、战车冲上去,却不提供掩护,使得装甲部队车毁人亡。

这样的部队,怎么能够打好攻坚战?”

说到这里,杨重阳的脸上也浮现出了痛苦的神色,他抬头看着窗外,远处不时闪现的火光。

等到自己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点之后,他又接着说道:“即便是武器装备落后,未能集中火力攻其一点,三军之间不懂协同作战,我们依旧有一丝取得胜利的机会。

我们88师,12日进占上海市区阵地之后,如果是13日拂晓就对日军发动进攻,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战斗一开始,就不会打的这么艰难。

连长,你应该记得,我们是在14日下午三点才接到命令,对日军发动进攻的。

日军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得以从容部署兵力的同时,又抢修了无数牢固的防御工事,给我们的进攻,增加了难度。

原本,打夜战,是我们88师的强项。结果,包括我们营在内的前线部队,打了半天之后,眼看着可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攻破日军防线,却又接到“今夜不可进攻”的命令。

15日,我们一营顺利的拿下了日军坟山阵地,却也因为部队伤亡过大,不得不撤出战场。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营,不是因为错失良机,没有如此大的伤亡,能够保持良好的战斗力,依旧作为攻坚部队的尖刀,进攻是不是会顺利很多?

顶替我们营,接管阵地的兄弟部队,之前并没有参加战斗,原本,有了这支生力军的加入,本可以一鼓作气,继续向前推进。

结果……”

说到这里,杨重阳停了下来,无奈的摇了摇头,脸上充满了失望之色。

过了片刻,才又接着说道:“结果却是,两天之后,也就是17日,部队才对日军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但是,……”

杨重阳说到这里,再次停了下来,一拳重重的击打在床头柜上。

只听的砰的一声巨响,摆放在床头柜上的茶杯剧烈的震动了一下,险些滚落在地。

杨重阳好像是想到让他极为愤怒的事情,脸上的肌肉不停的抽搐,青筋根根暴起。

其实,杨重阳说到这里,后面发生的事情,石一坚已经从别人的口中打听到了,“战斗仅仅只是持续了一天,18日,进攻的部队又接到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直到19日,部队才又恢复了全面进攻。最后,铁拳行动宣告失败!

参加突击队500多人,大部分英勇殉国,只有少数的人,侥幸活了下来。”

当石一坚从那个伤兵的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气的差一点就大骂出口。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个老祖宗都知道的道理,到了淞沪战场上,却是再一次得到了证实。

“败局已定!

如果蒋先生依旧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后撤的话,我们的伤亡将会是无法想象的。

连长,师长前几天亲自在师部接见你,你能不能说服师长,让他劝劝蒋先生。

让蒋先生下令部队主动撤出上海,从新开辟战场,把战线拉长,让日军的军舰不能给与日军陆军炮火支援。”

淞沪会战,国军因为没有及时后撤,在最后惨败的情况之下,仓惶溃退,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为接下来的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杨重阳希望能够改变历史,避免南京大屠杀的惨剧,从而让南京三十万国人,免遭日军的屠杀。

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别说劝蒋先生撤军,只怕是见都不可能见到蒋先生。

他也只能是把希望寄托在师长孙元良的身上,希望石一坚能够劝服孙师长,让孙师长去劝说蒋先生。

在整个88师,也只有师长孙元良能够在蒋先生那里说上话。

听到杨重阳的话,石一坚无奈摇了摇头。

以他对孙元良将军的了解,就算是88师真的到了绝境,孙师长也不会主动请求后撤的,在孙师长的字典里面,就没有后退两个字。

性格决定命运,孙师长倔强的性格,让他差一点就死在了南京大屠杀之中。

看到石一坚摇头,杨重阳不解的问道:“


状态提示:第76章 性格决定命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