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矛盾重重,外部敌人强大。是颉利面临的两大难题,如果内部思想统一,他倒是愿意倾力一战,可现在,想都别想。

对于这种情况,他也颇为无奈。

李唐越来越强,已经能与突厥相当。现在的情况基本上能算是谁进攻谁失去优势,以至于输面大。

“好一个李渊,好一个李世民,早知是头白眼狐狸,当初就应该剐了他们一家子。”颉利恨恨的想着,他连肠子都悔青了。

当初李渊兵不过万余,还是一些未经训练的杂兵,他手中控弦之士二十五万,如果当时碾压李渊的话,那绝对是轻轻松松搞定。偏偏那时他求的是大隋动荡,越乱越好。于是接受了李渊的示好,还赠送战马以作支援。

颉利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初的小角色已经成就了大唐王朝,坐拥隋朝原有的疆土,现在的李世民比他老子更牛,一言不合就开打。在他的经营下,大唐的综合国力是蒸蒸日上。

颉利知道,李世民是一个充满狼性的人,也知道,两国之间迟早会有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如果突厥内部统一,眼下正是最佳时期,可现在的情况是,突厥内部的矛盾愈演愈烈,大有内战的危险。为了避免内战,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对外战争来转移,企图用民族大义民族利益来把突利绑上他的战车。

突厥内部形势不容乐观,如果用三国鼎立时期来比喻的话,颉利是魏、突利是蜀、夷国是吴。突厥的政体是“联邦制”,所以各个部落首领都有自己的领地与军队,弱则百依百顺,强是阴奉阳违。这些人慑于颉利之威,因利益而与颉利结合在一起,只不过颉利贪财,在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已经是矛盾重重。

不动手反抗,是因为颉利的兵力强悍,占据着绝对的地位。

看着一旁愤怒的颉利,义成公主一脸的不可思议。

曾几何时,眼前这个男人雄霸天下,玩弄天下群雄,视中原诸侯如草芥。

多少年了,义成公主见到的总是气吞山河的颉利。

可现在……

颉利雄心壮志依旧,心思已经不再年轻。

以往的颉利说打就打,根本就不计后果的将挡在前面的一切障碍物撕得粉碎。

万万不曾想到,作为草原上的皇,颉利已经有了重重顾虑。

察觉到义成公主情绪的变化,及眼神中的一抹担忧,颉利误以为义成公主替即将出征的自己担忧,柔情一起,大笑道:“爱妃放心,对于行军打仗这方面,使用骑兵方面我可比李世民强多了。此战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突利、夷男的实力,不是和李世民硬拼。爱妃大可不必担心。好啦,别做儿女态,明天就要出征了,我去准备准备。”

颉利走后,义成公主一身的力气仿佛被抽空了一样,软倒在地,泪水从一双凤眸滚滚滴落。

她是在担心颉利吗?

当然不是!

她担忧的是复隋无望啊!

义成公主是皇室宗亲女,她一直为自己是皇室女而深深自豪着。那一年,她被选中和亲对象。带着为大隋靖边事业出力的野望,嫁给了突厥启民可汗。义成公主恪尽职守的履行着自己的任务。只是她想不到强大的隋朝,富强的隋朝竟如昙花一般,辉煌却短暂。

只不过她所效忠的隋朝,如同强大的秦朝一样,仅仅二世就没落了。

615年,杨广跑到太原附近的汾阳宫度夏。夏末北巡的时候,竟然被突厥的始毕可汗团团围困,眼看就要束手就擒了,君臣忽然想到了义成公主。经过秘密联络,义成公主极为仗义地出手搭救,她冒着被杀的危险,慌称突厥边境有情况,这才骗走了可汗的部队。隋炀帝像一只疯狂的兔子,逃回了雁门关,从此,被突厥人吓破了胆。

本以为杨广会以此为耻,而奋发图强,只是她做梦也想不到,接下来隋朝落败之势竟然来得那么快,短短几年就无可挽救了。

眼看着大隋朝就此湮灭。还是义成公主出面,收留杨政道与萧皇后。

杨政道是杨广次子齐王杨的遗腹子,义宁二年隋朝权臣宇文化及弑君谋反,隋氏宗室、外戚在江都宫中者皆被杀,只留下萧皇后与皇室诸女。诸女中恰好有一人怀有杨的的骨肉,得以保存皇室血脉。

宇文化及为窦建德所败,萧皇后与出生不久的杨政道落于窦建德之手。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义成公主便代表突厥可汗前来要人。

窦建德不敢得罪兵强马壮的突厥人,就乖乖地将萧皇后及其小孙子,送给了义成公主,此外,还带上了谋害隋炀帝的叛臣宇文化及的脑袋。

同时,也是义成公主与隋朝的大臣策划着,将封不满两岁的杨政道为隋王,把留在突厥境内的中原百姓交给杨政道管治,继承了隋朝的国祚。

可以毫不犹豫的话,义成公主是一代奇女,一代忠贞于自己信仰的信忠实信徒。

为了大隋,她付出了一切自己所能付出的东西,为了完成隋文帝托付的任务,义成公主不惜把全部根须扎在塞外草原上。十多年来,她先后嫁了四位突厥可汗,从父亲到儿子,从哥哥到弟弟……

男人,像一根又一根刺疼的钉子,扎进她柔弱的生命里。可是,为了心中的执念与对大隋朝的由衷热爱,她还是恪尽职守的服侍着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这四位父子兄弟。

有着传统思想的义成公主,为了大隋挨过了各种伦之苦,可换来的结果不是一个辉煌


状态提示:82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