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穿越重生>重生之第二帝国>第687章 接触

疾风呼啸,浪涛拍卷,乌黑浓重的云雾从东方天际徐徐飘来,阳光陡黯,将整片天海都笼罩进了一片灰暗的阴霾。

“该死的北大西洋,风浪越来越大了。”威廉大帝号战列舰的航海室里,舍尔看着逐渐躁动起来的大洋低声咒骂道。相比于北海那反复多变的天气,北大西洋的情况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最常见的风浪之外,还有浓雾、暴雨、甚至是冰雹等诸多气候,而这都会令德国海军那至为锋锐的航空利剑失去它应有的效力。不过,在为期二十年的海军假日中,舍尔已经无数次亲临这片海域,对它的习性早已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让舰队驶出这片风暴区,从而让航母上的舰载机有充分发挥威力的余地。

“元帅阁下,我们为什么要航向西北?”听得舍尔下达转向命令之后,担任舰队参谋长的吕特晏斯少将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询问道,“现在风暴区是从东方偏南的位置向我们靠近,最理想的规避航向应当是西南方的深处大洋;更何况英国的海上航运线也被他们转移到了这片区域,原来在北方航线上的商船已经绝迹。如果转向西北,不是就脱离了我们的目标么?”

舍尔微微叹了口气,道:“冈瑟,你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舰队指挥官?我们此次进击大洋的核心使命。并不是为了破坏英国的海上交通线,而是借机将他们的舰队引出,进而在一场战斗中给予决定性的打击。若非如此。我们这次也不会让所有的一线战舰都尽数出动,仅仅只需派出数支以一到两艘航母为核心的编队分散出击,就能获得远胜于现在这支全员集聚在一处的公海舰队的效力。”

“英国人不会让我们在大西洋上恣意捕猎下去的。昨天上午那场战斗,已经完全展现出了航空兵对于商船的远距离毁灭性打击;除非他们愿意在三个月内因为大规模饥荒和原材料枯竭而投降,否则他们一定会派出舰队阻止我们的这一行为。而在这种情况下,搜索英国舰队所在、并将其歼灭,则自然就成为了当前公海舰队的唯一使命。”看着恍然明悟的吕特晏斯。舍尔继续用平淡的语气开口说道,“英国舰队的驻扎地在苏格兰西北。我们向北方转移后无疑能更容易的将他们发现;而这一机动也拉近了我方与冰岛母港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战斗中有了更多的回寰余地。一旦战舰受损,它就能更容易的返回特拉福维克基地。”

在逐渐变得汹涌起来的恶浪中,庞大的德国舰队开始徐徐转向。各艘战舰的信号旗翻飞,船尾激起的尾流交互相错。对于久经训练的公海舰队官兵而言,即便是这种大集群的战术机动,也同样是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过不多时,德国舰队便离开了他们的狩猎区,朝着更容易发现英国舰队的西北方大洋徐徐驶去。

让舍尔有些始料未及的是,当前海上的这片大浪肆虐区竟是异常的宽广;舰队虽然在三个小时的航行中躲过了刚才的风暴区,但奔涌的浪涛却仍然没有丝毫的减弱。眼见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降已经颇为困难。舍尔不得不下令收起舰队的空中保护赏远程侦查鹰眼,改由水面舰艇承担起侦查的任务。在上场大战中,这种前卫舰队的侦查就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兵力部署。更何况当前本方舰队中拥有多达22艘的重巡洋舰,足可对多片海域实施连续而持久的监控。

“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听得信号兵报出的旗舰旗语,第5巡洋舰分队司令兰斯多夫上校满是感慨地说道。作为德国海军在和平时期彰显海外实力、保障殖民利益和远洋贸易的核心利器,自己所指挥的万吨重巡在海军进入航空时代的今天,却成为了整支舰队中最尴尬的鸡肋般存在。在传统的舰队决战当中,炮弱甲轻的它们根本没有露脸的资本;在防空和护卫领域。以203毫米火炮为主武器的重巡,也不如全身插满128毫米高平炮的防空巡洋舰来得有力。而它原本的前卫侦查任务。也逐渐被日益发展的海军航空兵所取代。不过,在恶劣天气居多的北大西洋,它们却仍旧能够在前卫侦查任务中发挥自己的余热。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航速超过32节的德国重巡,就是一艘艘小型战列巡洋舰;除了主力舰之外,最强炮战实力便要以它们为首。而相比于前辈战巡,当前的这些重巡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便是在它们舰桥上所装备的对海搜索雷达。无论是大雾还是黑夜,这种全新的电子设备都能侦测到25公里之外的水面舰艇;拒目标本身的大型航行情况还难以判定,其测量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但这对于侦查和预警而言,却也已经堪称是神器了!

在舍尔的命令中,兰斯多夫带着自己的巡洋舰分队向北方航去。除了自己所指挥的4艘法兰克福级重巡之外,另有一支分队的8艘驱逐舰也相伴同行。拒单艘巡洋舰分头出动的侦查范围更大,但一旦遭遇突发状况则很难应付裕加;而一支分舰队无论是进击还是撤离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杜绝了因单艘军舰的雷达损坏、而全靠目视才能侦察到目标的可能性。各舰舰桥顶端的雷达缓缓转动,时刻向四周海天发出人眼所无法感知的电磁波。很快,整片海域便只剩下了他们这一支分队的身影。

彤云如火,晚霞满天。蔚蓝色的海水被夕阳光晕所浸染,荡漾开了一片绚丽的粼粼光漪。高耸的桅杆上,德国瞭望


状态提示:第687章 接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