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赚钱也只能干瞪眼!
并州如今的确逐渐有所好转没错,可若是想要拿出来什么去和突厥进行交易,就有点异想天开了。
首先粮食是不可能的,这玩意自己都还嫌弃不够呢,除却必须要吃掉的,总还要储存做备用吧,压根拿不出更多的粮食出来贩卖,何况粮食也是最不值钱的那一种,虽说能赚,但绝对没那么高利润。
至于别的,不好意思,现在并州还生产不出上好的丝绸,没那技术。而一般的布料人家也不需要。
再说茶叶,好么,并州产茶嘛?不存在的嘛。既然如此,又拿什么去卖去。
别说并州了,就算是火凤所占据的那个半个豫州,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话说并州什么产的最多?
周少瑜忽的一愣,并州产煤啊!
啪……直接抽自己一耳光,现在冬天都过去了,产煤又如何,怎么一直把这茬给忘了,怎么说也是能赚钱的吧。算了,到时候再说吧,毕竟这年头主要都是用来取暖用,不是冬天还真卖不出去多少。
并州这几年可没少被祸害,天灾人祸战乱的,死的死逃的逃,记得刚开始占据并州坐拥泰原的时候,麾下才几个人口。收拢一番,最终基本也就是发展泰原城和晋城两个地方,可以说,那时候真个并州除了这两处就没有像样的城了。
随后周少瑜进行了一系列的招揽事宜,不少人从雍州和冀州乃至幽州逃难过来,这才使得并州人口总算大幅度增加。
只是如此一来,泰原城也好,晋城也罢,都已经拥挤不堪有点人口过甚了,陆陆续续又发展了几个小城,但还不够,显然还是需要继续扩张下去的。而且偌大一个州,光只有这么几个城怎么行,那也太悲催了。
只是若单纯发动百姓号召移民,即便做出一定的补偿,怕是也没多少人愿意动弹,毕竟那代表着未知,一切从无到有重新发展,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咋样,何况现在生活好好的,又何必做出改变。
思来想去,最终商定了一个法子。
年关刚过,大军立刻开拔,开赴已被废弃的并州云中县。
云中县位于并州正北,也是边境之县,也正因为如此,云中县打一开始,就属于被突厥抢掠入侵的对象。可以说,它是最早被祸害然后废弃的。能跑的人早都跑了,跑不掉的也基本挂了。
至于现在,阿依努尔和其退下的突厥人就安排在云中县,只不过是边境线上的小城。而此刻大军开拔赶赴的是原本的云中城。
选这么个地方重新建立原因也很简单,一来自然是重新建立边疆防卫体系,不然人家从草原过来,岂不是长驱直入直接能来泰原了。说起来冬季时候也得亏阿史那忽沁走的并非是草原路线,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好阻挡。
二来就是能和阿依努尔所在的突厥城有所呼应。更利于往后与突厥一方的贸易。其实并州还不至于一点东西都拿不出来和突厥交易,只不过那腾出来的少量物资,全都放在了阿依努尔那里,通过她和草原上的突厥部落进行交易,顺带宣传此处开放了一处市口。
如今稍稍已经有些成效,这还是要拖高玉瑶的福。高玉瑶封锁了贸易,使得突厥物资匮乏紧缺,不然那些突厥部落未必会冒险跑过来尝试贸易。
而第三么,云中产煤啊!
云中是哪?那就是大同嘛,煤都啊有木有,怎么都是一项收入不是。单此一项,就有足够的优势,相比起重建别的地方,更容易发展起来。
周少瑜挺上心,反正如今也无战事,便亲自领军过去重建。
城池肯定还是在的,这玩意没那么好拆,只不过废弃几年,难免斑驳。至于城内的房子,大多都有点不堪了。
说来也怪,房子这东西,若是常年有人住着,它反而能使用更久,可若是没人,要不了几年就能荒废甚至塌掉。
人气人气,这玩意也算是玄乎。
周少瑜索性大手一挥,索性全拆,然后再重新规划,参照的则是唐朝的坊。
毕竟是边疆县,要注重防御,假设以后突厥再次崛起攻入,即便城墙被破,也能凭借坊墙进行第二次御敌,对于打仗而言,有没有防御工程那压根就是两码事。
而且老实讲,坊市也的确更加方便管理,更能保证治安。
云中城本就算不得大,原本也是以防卫为主,城墙够高够厚,可面积相对较小。几万有组织有几率的军队高效率运作之下,推翻重建工作倒也快速。甚至于还单独分出一部分用来开荒松土,务必要做到有人迁移过来只需直接撒种播种即可的地步。
而与此同时,泰原方面徐妙锦等人也在尽力号召百姓迁移。分房子,分田,还有相应的补偿。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官吏选拔工作,多出一个城,上到县令下到小吏,也都是需要选拔的。
奈何到底还是高估了速度,眼看已经进入春耕时节,愿意移民的百姓仍旧不多,眼下主动报名的以曾是云中县的人为主。而且云中城的重建工作也远未完成,好些地方仍旧是废墟。
不得已,只能临时改变方案,这一年索性将云中城当做军垦之地,大军继续驻扎这里,一边重建一边开垦。重建的速度可以放缓,但开垦需要抓紧,错过了春耕,那边是损失。而后再继续重建工作,可以适当减缓速度,抽出时间来进行训练。
说到底军队的主要职责还是打仗,若是长期不训练,岂不是要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