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么‘独立日’只能算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电影,也许比‘未来水世界’好一些,但最多也就是和‘侏罗纪公园’一个水平线。可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兰开斯特为电影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
兰开斯特并没有获得太多机会来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不像‘生死时速’那样。但是兰开斯特却利用他个人对剧本的理解、对角色的理解,用他的演出串联起了整个故事。他与女友的互动、与儿子的相处、与总统的默契,这一个个细小的环节,不仅让故事的情感变得丰富饱满,同时也让角色的个性和形象逐渐勾勒出来。这一份功力,恰恰就是兰开斯特最大的魔力。
这也使得‘独立日’不仅脱离了‘未来水世界’的档次,更是与‘侏罗纪公园’区分了开来。即使没有充沛的个人英雄魅力展现时间,但兰开斯特依旧为末日注入了一抹温情和人性,让整个故事都变得温柔起来。”
“洛杉矶时报”最后的评分高达九十分,虽然比不上“纽约时报”疯狂,但对于商业电影来说依旧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分数,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态度。
另外一方面,“好莱坞报道者”则以另外一个视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独立日’和‘未来水世界’都应该是同一类型的作品:恢弘的世界观,壮观的电影画面,精彩的视觉特效,简单的故事架构,力挽狂澜的男主角……
但是,‘未来水世界’却以惨败收场,而‘独立日’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罗兰-艾默里奇虽然不是赫赫有名的大导演,但是他对大场面的布局和对叙事节奏的控制都十分老道,精准地将视觉特效的魅力发挥到最大,让每一个观众都享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
更为重要的是,电影选角方面的巨大成功,雨果-兰开斯特和桑德拉-布洛克的二次合作,戏份虽然不多,但火花依旧迷人;亚历山大-洛林和詹妮弗-安妮斯顿的搭档,让人耳目一新,十分讨喜;再加上威尔-史密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查理兹–塞隆、卡梅隆-迪亚茨、阿尔-帕西诺等一众演员的加盟,艾默里奇恰到好处地将角色融入了故事之中,让整个观影过程十分舒服而流畅。这无疑是难得的胜利。
不同于‘未来水世界’,‘独立日’在一个宏伟的框架结构下讲述了一个简单却又不失细节的故事,仅仅是这一点,就已经堪称精彩了。”
最后,“好莱坞报道者”还给予了八十分的评价,与罗杰的观点基本保持一致。
这几乎是“独立日”上映之前难以想象的局面,作为一部以视觉特效为卖点的作品,故事的薄弱势必将会成为短板,但现在电影上映之后却迎来了群赞狂潮,首批评论几乎都为“独立日”送上了赞誉之声,让人惊喜之余难免有些讶异。
当然,这显然不是首批评论的全部,任何时候都会有不同的声音,这一次也不例外。